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会>>>>阅览文章

江宁区桃红中学“十二五”教师人才培养规划

发表日期:2014/3/26 0:00:00作者:2014/3/26 0:00:00有2014/3/26 0:00:00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桃红中学“十二五”教师人才培养规划

教育是一项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奉献;教育是一门科学,科学的意义在于求真;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的意义在于创新。为了具体贯彻落实区教育局“关于制订学校‘十二五’教师人才培养规划和方案的通知”精神,积极投身于创建教育名城,教育名区行动之中,深化教育改革,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力提升办学层次和办学内涵,打造一支思想过硬,层次合理,能适应学校未来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为推动学校发展及个人专业成长,特制定教师人才培养规划。

一、师资现状分析

1.现有师资年龄分布情况

教职工

总数

专任

教师数

35周岁以下

35-40周岁

41-45周岁

46-50周岁

51-55周岁

55周岁以上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人数

%

63

56

22

39.3

18

32.1

7

12.5

5

8.9

3

5.4

1

1.8

2.现有师资学历情况

教职工总数

专任教师数

学历达标(大专)

高一层次达标

人数

达标率

人数

达标率

63

56

56

100

51

91.1

3.现有骨干教师情况

市级

区级

校骨干

带头人

青优

带头人

后备人员

骨干

0

2

5

0

15

11

现状分析:1、我校师资年龄分布不合理,35周岁以下占39.3%,45周岁以上占8.9%,35周岁到45周岁的教师44.64%,中间力量断层。

2、我校现有区级骨干力量偏小,区级以上骨干力量奇缺,对学校发展极为不利。

3、学校师资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师资培养建设目标

根据市、区教育发展“十二五”规划要求,针对我校师资现状和“十二五”发展定位需要,我校师资培养建设目标如下:

1、教师学历达标100%,2014年争取本科达标100%,力求教育硕士达8人。

2、2014年力争市级学科带头人3名,市级青优4人,区级带头人9人,后备人员8人,骨干20人。

3、力争新增教师5—8名,逐步优化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力求学校师资层次得到进一步改善。

三、师资队伍培养,建设主要措施

1、认真宣传市、区师资规划要求精神,积极营造校内教师中良好的学习氛围,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动员45周岁以下教师积极投身于新一轮教师学历提高中去。鼓励教师通过自学考试、业余面授再提高一个层次学历。

2、对教师取得新一层次学历给予一定经济奖励政策。将教师学历进修情况与教师年度考核、绩效工资、职称评聘、岗位评聘、评优挂钩,对于学历高、能力强的教师优先评聘、委以重用。

3、积极争取上级支持,对于学校紧缺专业,适当选派教师脱(半脱)产进修。

4、学校将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组织起来,建“班”立“制”,学校及每一名教师根据学校规划制定出学校及个人整体及阶段性工作目标。“班级”围绕计划目标定期开展活动。制定好教师职业生涯发展规划,人才培养计划和骨干教师培养计划。

5、进一步活跃校内教学、教研、校本培训氛围,让教师们立足教学岗位,扎实教学,注重研讨、反思,不断提升专业水平。

6、进一步实施“青蓝工程”,具体落实“师徒”结队,建立市级骨干培养区级骨干、区级培养校级、校级带动全体的骨干传帮网络,使“帮带”工作具体落实到人头。做到“小组合作”、“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相结合,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7、大力开展“请进来,走出去”教学研讨活动,多渠道、多途径添置教学软件、资料,加快建设校内网络平台,学校将加大人、财、物对此的投入力度。

8、积极开展教研、教科研课题研究,让骨干教师培养对象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人人有自己研究的专题。

9、积极选派骨干外出调研学习,参加高层次骨干培训、学术交流、研讨沙龙活动,不断提升骨干层次。

10、加强学科建设的领导管理工作,对在教科研及骨干培养方面作出成绩的领导教师给予奖励,营造宽松自由的学习、工作环境和浓郁的教研氛围,用“事业留人、情感留人、学科优势引人”。

四、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1、学校将师资培养计划纳入到学校“十二五”整体规划中,每学年、每学期均对此项工作完成情况作出总结、评价,并不断调整优化,向职代会汇报。

2、学校认真制定、落实各级骨干岗位职责及考核办法,并认真考核及兑现岗位津贴。

3、学校制定教师培养专项管理制度,规范此项工作。

 

 

2014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