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红中学2011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发表日期:2014/2/5 0:00:00作者:2014/2/5 0:00:00有2014/2/5 0:00:00位读者读过
桃红中学2011年师资队伍建设规划
一、总体目标
学校所有的教师能胜任每个年级的教学和班主任工作;教师队伍中本科率占教师人数的80%;力争有8-15名区级骨干教师,6-8名区学科带头人,再增加1-2名市级骨干教师。
二、基本思路
用岗位成才激励中青年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用学校发展的前景鼓励中老年教师挑战自我,不断前行。
三、具体举措
1、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利用多种激励机制,优化学校教师队伍结构
(1)继续推行“岗位聘任”制度。
为进一步提高教师工作积极性,学校每年根据教师工作的态度和成效,由个人提出申请,学校岗位聘任领导小组进行综合评定,按照“好中取优”的原则和程序进行聘任,让少数业务突出、成效显著的教师能享受更高一级的待遇。
(2)完善“教育、教学成果奖”细则。
一年里对在教育、教学、科研等方面作出成绩的教师进行奖励,按照个人申报、评定小组评定、校长审核的程序,最终产生年度成果奖的名单,通过肯定教师一年工作的成效,从而在整个学校创设一种重视工作成效、引导教师积极努力工作的良好氛围。
(3)继续坚持实行“公平、公正、公开”的评优原则,民主推荐和自荐结合、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和教代会表决结合。使每年评出的市、区、街道、校等各类先进真正具有先进性,并在教师节等全校师生聚会时进行表彰。
(4)坚持每年一次的“感动校园”的故事评选活动,发扬我们身边的感人事迹,发扬先进,树立典型,引导师生学会观察和发现周围同志工作中的闪光点。
2、积极采取措施,促进青年教师的迅速成长,以涌现出更多有自己教学风格,在市、区有一定知名度的年轻教师
(1)支持青年教师沙龙的活动,促进团队进步。沙龙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组织好中青年教师的各类专业培训。定期邀请名师作教育教学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组织内容丰富的“金教鞭”教学基本功比赛,让教师不断加强自己的业务;组织青年教师外出学习,借鉴别人成功的经验,体味探索的艰辛。
(2)加强教研组建设,发挥备课组的作用。成立研究室,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在吸取先进学校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再设立校学科带头人牵头的工作室,既将老教师宝贵的教学资源得以留存,又使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上少走弯路,更快成长、成熟。
3、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良性机制
(1)通过挂职锻炼的方法,激发中青年教师岗位成才的积极性。
(2)设立层层深入的带教制度。共分为三个层面:即适应性带教,每年进校的见习教师,学校都要为其安排学科、班主任带教教师,见习期为一年;发展性带教,青年教师中在教育、教学上有鲜明特长的,学校征求其意见后,为其安排我校的区学科带头人专项带教;特色性带教,对所教学科有所作为,由本人报名,学校推荐参加区名师工作室学习提高,或由学校安排校中的区学科带头人、资深的老教师带教。
(3)学校每年组织“教育讲坛”,通过交流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的体会,在反思中提升学校教师的综合能力。积极鼓励教师参加业务进修及校本培训。
(4)根据区教师进修学校的指导,积极组织各主要学科教师参加校本研修,大家在共同研究、相互学习的过程中获得自身专业的进步。
4、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努力为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学校成立教工社团,放松教工的心情,交流感情。为青年教师解决孩子入学、入托的问题,组织以“太可爱了”为主题的亲子活动,开展“冬送温暖,夏送凉”活动,寒、暑假走访教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