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阅览文章

江宁区桃红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发表日期:2014/6/27 20:31:42作者:2014/6/27 20:31:42有2014/6/27 20:31:42位读者读过

江宁区桃红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教学工作总结

紧张的一学期即将过去,一学期来我校全体师生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下,务实工作,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政策,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在校长室的领导和指导下,紧紧围绕学期初提出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扎实工作,充分发挥教务处的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较好地完成了学期初制定的各项教学工作计划,使各方各面的工作取得长足的发展。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一、严格规范管理,实施持续发展

1.严格执行“五严”规定。我校严格执行江苏省教育厅“五严”规定。开全开足课程,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保证学生在校体育活动时间,严格控制学生家庭作业量,精选作业,及时批改,及时反馈,及时纠正,使减负、增效、提质真正落到实处。

2、进一步树立质量意识,通过校本培训,鼓励教师参加市、区级教研活动,加强对新课程改革理念的理解,深化质量意识,外出教师回校后对全体教师进行二次培训。结合区教研室对我校初三年级视导反馈情况,组织教师认真分析我校学生学习现状,增强教师的忧患意识,下达较为符合实际的目标,经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各项任务基本上完成了目标计划。

3、各学科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结合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认真开展各项教学、教研活动和课题研究。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研究,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调动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视教学效果的当堂评价。

4、搞好阶段性教学总结工作。在期中考试后,分年级、备课组、班级和个人,就我校“两基”教学方面学生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教师会和学生会进行分析,进一步增强了教师质量目标意识,课堂教学目标意识,逐步提高教学质量。

5、精心组织安排了初一、初二期中、期末考试和初三英语自动化考试、体检、体育测试及中考文化考试等考务工作。由于准备充分,取得到理想的成绩,得到了上级领导一致好评。

二、强化常规精细管理,增强质量意识

1、以制度制约、以机制激励,加强常规管理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规范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要求每位教师扎实做好常规工作,行政值日查岗。加大学校三级督查力度,一把手校长的随机抽查、每天值日行政至少2节课的巡查、年级主任和助理的年级组常规检查,绝大多数教师在学校期间能认真钻研教材、集体研讨,批改作业等与教学有关的事情。     

2.继续践行“三三问题教学法”课堂教学模式。继续加大学习宣传力度,形成共识;把“三三问题教学法”模式的课堂教学作为督评的重要内容,开展“三三问题教学法”模式课堂教研活动,科学安排示范课,教研组长研究课,推行课堂练习案的使用

3.加强教学质量过程管理与考核。质量是永恒的主题。“以教学为中心,质量为核心,毕业年级为重心”。这是我们思考安排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首先继续做好年级组负责制。为加强对教学质量的过程管理,年级组负责人每周固定时间参加本年级各备课组集体备课,定期安排一堂课有针对地进行学科调研,通过调研,及时发现问题,促进了薄弱班级、薄弱学科教学质量的提升。针对初三毕业年级,学期初,为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中考复习,我校召开了毕业班学生学法指导大会,各班学生集体宣读了中考誓言,老师及学生代表在大会上作了表态发言,经过动员大会,全体师生增强了决战中考的信心。为提高毕业班教学质量,本学期实施三项举措:一是开展了研讨活动,进行了质量分析;二是重视外联,把准复习和命题走向;三是举行了学生对任课教师的教学评价和满意度的调查。同时,借力借智,邀请学科教研员和区内名师到校指导教学工作尤其是中考学科的复习工作。同时继续做好学困生帮扶工作等。

4.狠抓教学“五认真”常规,以管理促质量。追求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教学。更加强化教学计划、目标、过程管理、质量检测分析。每月对教学工作做一次检查,并公示,对存在的问题将实行跟踪负责制,直至问题得以解决;开展了校内教学常规视导,以听课、检测课堂教学效果、查阅备课和批改作业情况、开座谈会、问卷调查等形式,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综合检查,并及时加以反馈,对存在问题及时整改。加大考评力度,开展学生评教活动,以准确掌握教学动态和学生对教学的要求。从而推动教师对教学的反思,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沟通师生间的思想,达到教学相长,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5、加强现有教学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发挥实验室、电教室、图书室的作用。明确部门职责,使其积极服务于教学,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加强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提高教学效果,督促教师使用现代电教设备,以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

抓好理、化、生实验工作,实验开出率达到规定标准。实验员能根据技术室的要求做好相关工作,保证学生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仪器设备的准备。保持实验室和仪器的卫生,为师生服好务。化学实验室的化学试剂能加强管理,妥善保管,有严格的增耗记录,剧毒药品专柜锁放,以确保安全。

加大阅览室、图书室的开放力度,充分利用阅读功能,加强学生对课外文学名著的阅读,使其不断扩大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积极参加读书征文活动,获得良好成绩。其它各部门按照工作要求,配合学校积极开展各项工作,特别是油印室服务于教学得到广大师生的肯定。

三、着眼常态课堂,强化有效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中心在课堂教学,教育的功能也必须通过课堂来实现。所以,深化课程改革,必须在每个教育者的心中植入课堂中心意识。为保证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健康发展,学校的所有规章都必须有利于常态课堂,服务于常态课堂教学。

1、关注常态,注重常态课堂

学校领导、教研组长、备课组长、老师的课堂都开放,接受随时听课;定期举行校内教学视导;加大学生评价课堂作用的分量;教师备课必须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进行;定期举办常态课堂教学经验交流;强化教学资源的共享程度;把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融入到常态课堂教学之中。

2、抓课堂的根本,让学生起来

常态课堂的核心是让学生起来,让课堂起来,让效益起来。教师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动情,主动地学习,大胆地发现、探究。坚持每节课练习案的使用,学生动起来了,与学习相关的方方面面也都要跟着变革。我们要求每位教师都要坚持写课堂反思,日记、博客日志等,形式可以多样化。教师在某一个方面做得特别好,都可以开讲座,介绍做法。同时学校邀请外校的名师和专家来学校开设各种讲座,研究问题,介绍经验,让各位教师在学习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与素质。

3、坚持课堂改革,强化有效教学

在平时课堂中,采用积极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手段,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要求在课堂上创新教与学方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全身心投入,积极动脑、动口、动手,教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恰当灵活地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精讲精练,及时反馈、有效调控,切实提高教学活动实效。关注每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问题。闲则生非,课堂不允许一个学生闲,忙了,纪律就好,成绩就好。课堂上要求做到放手但不放任,让学生自主却不自流,让学生全力以赴,紧张而愉悦地学习,力求课堂有效

四、几点反思

1、在日常教学常规管理中需通过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及时改进教学方法。教学反馈是保证教学系统的正常运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需要增加学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参与程度,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进行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各科教师教学的具体要求和建议,及时反馈,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

2、通过进一步完善人事竞聘、绩效考核等制度,使部分教师的工作责任意识进一步增强。提高教师工作的主动性、创新性。关注常态课堂的教学效果,关爱“学困生”。

3、教学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教学质量的提高理所当然是学校的终端目标。但是在新的课改条件下,开展“以校为本”、“以课堂为基点”的课例研究,及时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坚持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因此,教研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其地位则显得更加突出,要充分认识到通过校本教研提高教师实施新课改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性。

学校教学工作仍然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我们感到课堂有效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面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改革,教学观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有待于进一步转变。今后,要继续加大校本教科研工作力度,充分利用好网络资源,加大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应用,教师的教学应从学生基础出发,培养学生的自主和实践能力为目的,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力争使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在原有基础上逐步提高。

 

                                                 

                                               桃红中学教务处

                                                  2014年6月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