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书香校园>>>>阅览文章

走在教育路上

发表日期:2009/11/11 8:08:24作者:2009/11/11 8:08:24有2009/11/11 8:08:24位读者读过

走在教育路上

 

来!把手给我,

采一朵灿烂的阳光给你!

天底下,

让我们一起齐飞!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答案也许就蕴涵在这些故事中。

 

我们生活在一个故事的海洋,天天有故事,时时有故事,只要关注,只要倾听,就能够体会出发生在我们身边的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真谛。

所谓教学即人生,课堂即生活,这是一些教育故事,也是教师们的生活故事,在这些小小的故事当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教育思想,所展示的教育现象,所暴露的教育问题,正是让我们每一位教育者和每一位关心教育的人应该用心阅读用心体会的。

 

教育是“以生气唤醒生气,以激情感动激情,以理想鼓舞理想,以人格塑造人格,用生命点燃生命”的崇高事业。

 

教师,值得守望一生

 

 

寓言同真理

都伯灵的一位拉比――克瑞兹,曾被问到为什么寓言对人们有那么大的劝慰力量。这位拉比回答道:“我用一个寓言来给你解释吧。”

“有一回真理在街上逛来逛去,光着身子,就像他妈妈刚生出他时的那种样子。自然谁见了他都躲开他,因为害怕而把他拒之门外。任何人一见到他就马上害怕地逃掉了。

“正当真理忧心忡忡地想着这些麻烦,走过了一条又一条街时,他碰见了寓言。寓言愉快地穿着漂亮的衣服,悦人眼目。他问真理道:‘这是怎么一回事?你为何赤身裸体地在大街上徘徊,还那么愁眉苦脸地?’

“真理难过地摇摇头回答说:‘好兄弟,我的生命真犹如日薄西山了。我已经变得那么老而衰弱了,人人见了我都要躲开啊。’

“‘你说的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寓言说,‘人们不理睬你是因为你老了。你试试带上我,我可不比你年轻。事实却是,我越老越有魅力。让我告诉你这个秘密吧。人们不喜欢事情太直露,太平淡了,他们更喜欢多一点儿装饰和趣味性。就是这样的。我借给你几件我这样的漂亮衣服,你很快就会发现人们是这样地接受你了。’

“真理听了他的建议,用寓言的悦目的衣服把自己打扮起来。哦,事情发生了大转变!人们不再躲着他而是热忱地欢迎他。从此以后,真理和寓言被看做不可分离的好伙伴,相亲相爱到永远。”

 

 

有这么一个故事。

  在暴风雨后的一个早晨,一个男人来到海边散步。他一边沿海边走着,一边注意到,在沙滩的浅水洼里,有许多被昨夜的暴风雨卷上岸来的小鱼。它们被困在浅水洼里,回不了大海了,虽然近在咫尺。被困的小鱼,也许有几百条,甚至几千条,用不了多久,浅水洼里的水就会被沙粒吸干,被太阳蒸干,这些小鱼都会干死的。

  男人继续朝前走着。他忽然看见前面有一个小男孩,走得很慢,而且不停地在每一个水洼旁弯下腰去——他在捡起水洼里的小鱼,并且用边把它们扔回大海。这个男人停下来,注视着这个小男孩,看他拯救着小鱼的生命。

  终于,这个男人忍不住走过去:“孩子,这水洼里有几百几千条小鱼,你救不过来的。”

  “我知道。”小男孩头也不抬的回答。

  “哦?那你为什么还在扔?谁在乎呢?”

  “这条小鱼在乎!”小男孩一边回答,一边拾起一条鱼扔进大海。“这条也在乎,这条也在乎!还有这一条、这一条、这一条……”

 

简单地说,教育是指对人传授知识、培养才能、塑造人格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类文化得以传承的主要途径。然而,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教育在理论界并没有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定义,不同的学者对教育有不同的理解。从个人和社会的关系来看,教育可以理解为包含个体的社会化和社会的个体化两个方面的实践活动。

 

 

真正的教育是什么?

——学习陶行知伟大的师爱精神

成都石室中学李镇西

 

  在重新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时,先生的有一段话特别震撼我的心灵:“要想完成乡村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读着这段话,我很自然地想到了今天的素质教育。说到“素质教育”,不少教育者往往更多的是把眼光投向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设备、考试制度等等的改革,这些当然是必要的,但是我认为,素质教育决不仅仅是教育技术层面的事,它首先是一种充满情感的教育,是充分体现教育者爱心与童心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

  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当年陶行知所提倡的“乡村教育”是这样,今天我们所呼唤的“素质教育”也是如此。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看,陶行知教育思想与实践中体现出来的伟大的师爱,不但对今天的教育现实有着强烈的针对性,而且与目前党和国家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息息相通。也正因为如此,今天的每一位教育者重温一下陶行知有关师爱的论述,感受他那对孩子的一颗晶莹纯洁的爱心,不但应该而且很有必要。

 

  一、奉献之心:“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爱就意味着奉献。从古到今,教育在人们眼中都是充满无私奉献精神的神圣职业。但令人遗憾的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汹涌澎湃的今天,一些教育者自觉不自觉地习惯用商业化与功利化的眼光来衡量自己的职业,以至逐步丧失了最崇高的精神境界。麻木、冷漠或者虚伪、势利弥漫在一些教师、学生及其家长之间。(参见1998年4月28日《中国青年报》:《我为孩子讨说法》)教育者因此失去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人格的长城”,教育也因此失去了“心心相印”的情感魅力。

 

  陶行知于1928年在纪念晓庄试验乡村师范建校一周年的演说中,这样真诚地大声疾呼:“乡村教育之能改造,最要紧的是要问我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乡村儿童。……倘使我们肯把整个的心捧出来献给乡村儿童,那末,无论如何困难,必有达到目的一日。否则天天背诵教学做合一,也是空的。我今天要代表乡村继而投向全国小学教师及师范生上一个总请愿:‘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

  “人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陶行知不但是这样说的,而且他更是以自己身体力行的实践,向孩子们也向他所热爱的老百姓捧出了他的一颗心。作为曾师从杜威的留洋学生,他本来已是一位大学教授、教务主任,但为了要改造中国的教育,为了“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他毅然脱下西装革履,抛弃大学教授的优裕生活,穿上布衣草履,奔赴乡村,面向中国最广泛的社会生活为中国最下层的劳动人民从事着他最神圣的教育事业。他说:“只要是为老百姓造福,我们吃草也干。”他还鼓励他的儿子:“到最信仰民为贵的地方去作最有效的贡献。”这是何等崇高的人生观,又是何等彻底的奉献精神!

  先生不仅自己有奉献之心,而且还反复强调教育学生要有奉献之心。他认为,“最重要的教育是‘给的教育’,教小孩拿出小小的力量来为社会服务。人生以服务为目的,不是毕业后才服务,在校时,就要在服务上学习服务。”正因为如此,他无情抨击中国旧教育是“走错了路”,因为这种教育不是教学生“给”而是教学生“拿”,他进而把这种教育抨击为“吃人的教育”:“传统教育,他教人劳心而不劳力,他不教劳力者劳心。他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说得明白一点,他就是教人升官发财。发谁的财呢?就是发农人、工人的财,因为只有农人、工人才是最大多数的生产者。他们吃农人、工人的血汗,生产品使农人、工人自己不够吃,就叫做吃人的教育。”在《育才学校创办旨趣》中,先生明确地说:“有人误会以为我们要在这里造就一些人出来升官发财,跨在他人之上。这是不对的。我们的孩子都从老百姓中来,他们还是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们所学得东西贡献给老百姓。”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先生正是以他这一颗伟大的爱心滋润着无数颗童心,也培养出了无数的爱心。这样的爱心,不也正是我们今天一些教育者所缺乏的吗?

 

  二、理解之心:“我们要懂得儿童”

  对儿童来讲,师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含义,这就是理解。

  所谓对孩子的理解,用陶行知的话来说,就是“我们要懂得儿童。”我认为这句话至少有两个重要的含义:第一,懂得儿童特有的心理活动及思想感情;第二,善于发现并发挥儿童潜在的创造力。

  陶行知多次告诫教育者:“我们必须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所谓“会变小孩子”,我的理解就是教师要尽量使自己具备“学生的心灵”——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用“学生的眼光”去看待,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用“学生的兴趣”去爱好!对此,先生还有一段十分感人的话:“您不可轻视小孩子的情感!他给您一块糖吃,是有汽车大王捐助一万万元的慷慨。他做了一个纸鸢飞不上去,是有齐柏林飞船造不成功一样的踌躇。他失手打破了一个泥娃娃,是有一个寡妇死了独生子那么悲哀。他没有打着他所讨厌的人,便好像是罗斯福讨不着机会带兵去打德国一般的呕气。他受了你盛怒之下的鞭挞,连在梦里也觉得有法国革命模样的恐怖。他写字想得双圈没得着,仿佛是候选总统落了选一样的失意。他想你抱他一忽儿而您偏去抱了别的孩子,好比是一个爱人被夺去一般的伤心。”

  一个伟大的教育者,对儿童的心灵世界竟有如此细腻的感受和深刻的理解,我们只能说,陶行知先生的一颗真诚博大的爱心同时又是一颗纯洁无暇的童心!教育者这样的童心,不正是我们今天的素质教育所必不可少的“精神软件”吗?

  正因为陶行知先生真正既把儿童看做儿童,深入他们的世界,理解他们特有的心理,所以,他同时又不仅仅把儿童看做儿童,因为他在和儿童心心相印的过程中发现了他们潜在的创造力。理解儿童不同于大人的思想感情,同时又尊重儿童不亚于大人的创造能力,这突出体现了陶行知先生充满辩证色彩的儿童观。

  先生曾这样深情地告诫师范生:“未来的先生们!忘了你们的年纪,变个十足的小孩子,加入在小孩子的队伍里去吧!……您立刻会发现小孩子的能力大得很:他能做许多您不能做的事,也能做许多您以前以为他不能做的事。等到您重新生为一个小孩子,您会发现别的小孩子是和从前所想的小孩子不同了。”针对那些无视学生创造力甚至用粗暴手段压制学生创造力的教师,他还这样愤慨地抨击道:“你这糊涂的先生!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得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这些充满感情的话,仿佛就是针对今天我们的一些教育现实所说,因而今天听起来,我们还觉得是那么振聋发聩。这究竟是因为先生的教育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穿透力呢,还是中国教育改革的步履太缓慢也太沉重了些?

 

  三、平等之心:“拜小孩为老师”

  从某种意义上说,陶行知的伟大正在于他对学生真诚的平易亲切。他说:“我们希望今后办训育的人要打破侦探的技术,丢开判官的面具。他们应当与学生共生活、共甘苦,做他们的朋友,帮助学生在积极活动上行走。”他还说:“我们最注重师生接近,人格要互相感化,习惯要互相锻炼。人只晓得先生感化学生锻炼学生,而不知学生彼此感化锻炼和感化锻炼先生力量之大。先生与青年相处,不知不觉的,精神要年轻几岁,这是先生受学生的感化。学生质疑问难,先生学业片刻不能懈怠,是先生受学生的锻炼。”

  正是这样真诚平等的态度,不但使先生赢得了他所有学生的由衷爱戴,也不仅使他自然而然地走进了学生的心灵世界,更重要的,是使他心甘情愿拜学生为师;他也因此成为中国最伟大的教育家,而且也成为无数孩子及其广大的平民百姓最真诚的朋友!

  无庸讳言,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封建文化的残余至今还阻碍着我们的教育走向民主与科学。在师生关系上,一些善良的教师往往不知不觉甚至是“好心”地损害着学生的尊严和感情。在某些学校,师生关系成了“我管你从”的君臣关系;在某些课堂上,不但没有师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讨的民主气氛,反而存在着唯师是从的专制色彩。如此专制的教育,焉能培养出未来中国的主人和21世纪所呼唤的新人?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而要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首先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您若变成小孩子,便有惊人的奇迹出现:师生立刻成为朋友,学校立刻成为乐园;您立刻觉得是和小孩子一般儿大,一块儿玩,一处儿做工,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在先生那里,师爱的最高境界不是母爱,也不是父爱,而是朋友之爱,同志之爱,因为这种爱的基础是平等:以感情赢得感情,以心灵感受心灵。

  有些教师总喜欢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从中体验着自己的“尊严”。其实,这不是尊严,只是威严。真正的尊严是敬重而非敬畏。师生在人格上应是绝对平等的,教师不应自视比学生“高人一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爱,不应是居高临下的“平易近人”,而是发自肺腑的对朋友的爱。这种爱的表达既是无微不至,又是不由自主的:上课时,面对学生的问候,我们不是礼节性地点点头而是充满真诚感激之情地深深鞠躬;气温骤降,我们感到寒冷时,也自然急切地提醒学生“多穿一件衣服”;学生生日到了,班主任笑眯眯地送上一张贺卡;节假日,我们邀约学生(或被学生邀约)去远足郊游、去登山探险;在课余,与学生一起评论甚至争论一下印巴核试验的影响、中东和平的前景或世界杯足球赛的风云……

  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帐,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这样,我们便把自己尊严的丰碑建在了学生的心中!

 

  四、责任之心:“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对学生的热爱、理解、尊重,是使教育成功的必不可少的起码条件,但还不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对于一位有事业心的教育者来说,真诚地与学生交朋友,无疑能使他的教育充满更多的人情、人性和人道;但如果仅止于与学生交朋友,则无异于放弃了自己的神圣使命。因此,对学生的爱,最终还要体现在为学生的未来的人生负责,为民族的未来负责。换句话说,作为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应该具备童心、爱心和责任心:童心使他能走进儿童的心灵,爱心使他能“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而责任心则能使他站在人生和时代的高度,着眼于儿童的未来与社会的未来培养出“追求真理的真人”。陶行知先生正是这样的教育家。

  我认为,最能体现先生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心的,是他的一句非常朴素而又十分精辟的话:“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那么,在先生看来,什么是“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呢?

  首先,要有改造中国的抱负。“我们要到民间去的学生,不要到天上去的学生。倘使因为环境不好即思迁,那么,城里不好搬到乡下,中国不好搬到外国,外国不好,再搬到什么地方去呢?学问之道无他,改造环境而已。不能把坏的环境变好,好的环境变得更好,即读百万卷书有何益处?”第二,是“人中人”而不是“人上人”。他说:“做人中人的道理很多,最要紧的是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这种精神,必须有独立的意志,独立的思想,独立的生计和耐劳的筋骨,耐饿的体肤,耐困乏的身,去做那不动摇的基础。”第三,要有科学的精神。“我们要极力锻炼学生,使他们得到观察,知疑,假设,实证,推想,会通,分析,正确,种种能力和态度,去探求真理的源泉。”第四,要有创造力。“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他能启发解放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与创造之工作。”……

  所谓“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我的理解就是:人格只能用人格去铸造,情感只能以情感去点燃,而能力也只有靠能力来培养。应该说,先生本身就是有救国抱负、有大丈夫气慨、有科学精神、有创造力的“大写的人”,而造就出千千万万这样的“真人”,让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更是先生一生不懈的追求。这是何等崇高的理想,又是何等博大的胸怀!这是先生伟大师爱的最高体现!

  我们现在的素质教育,不正是提倡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健体,学会创造”吗?对比一下先生当年的教育理想以及他对学生的培养目标,我们会深深地感受到,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的素质教育正是当年先生教育改革的继续。

  早在1986年,江泽民同志就这样高度评价陶行知先生:“陶先生著作宏富,论述精当,与当前的社会主义教育学息息相通,堪称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代巨人’。”李岚清同志也曾这样题辞道:“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为办好我国全民素质教育作贡献。”

  师德和师爱,当然不是什么新潮的教育观点;但我们把半个多世纪之前的陶行知教育中的师爱思想同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相提并论,也并非牵强附会的联系。这不仅仅是因为现在还有不少教育者并未真正解决这个问题,更因为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人们越来越深切感到,培养学生高素质的前提,是教育者的高素质,而在教师素质的诸多因素中,对学生的奉献之心、理解之心、平等之心、责任之心等教师“非智力因素”是第一位的。还是那句老话,没有对学生发自内心的爱,就没有任何真正的教育。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冒昧地把本文开头所引用的先生一段话做个小小的改动用以自勉,并献给今天每一位真诚拥护并勇敢实。施素质教育的同志——

  要想完成素质教育的使命,属于什么计划方法都是次要的,那超过一切的条件是同志们肯不肯把整个的心献给祖国人民和儿童。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教育”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人类世世代代地繁衍生息,新一代人的成长和发展离不开教育。也许一个孩子还是胎儿的时候,他就能感受到母亲或外界环境的种种影响,如悦耳或刺耳的声音,母亲安详或焦虑不安的情绪、动作和心跳。孩子出生以后,逐撕从一个娇弱无能、感觉混沌、无知无识的小婴儿,成长发展为能适应社会生活,掌握了知识技能,对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教育的作用和结果。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教育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活动,没有教育,人类社会就难以延续和发展。当然,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发现,教育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家长养育孩子是教育,教师在学校教学生也是教育,广播电视向社会宣传也可称为教育,还有其他的如社会教育、思想教育、职业教育、罪犯改造教育,等等。为了区分这些教育的含义,学者们就把教育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

 

一个孩子,从出生的第一天起,其弱小的生命就开始受到周围成人的呵护、关照和期待。在家里,父母精心哺育、言传身教;在社会上,各种环境设施、大众媒介、人际关系使其耳濡目染;在学较里,教师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向其施加强有力的教育影响,以将其培养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不难看到,家庭的养育寄托着父母的希望,周围文化的熏陶渗透着社会的要求,学校的培养更是承负着国家的使命。这种带着希望、要求、使命而进行的实践是一种自觉的行动,是一种有目的的影响,是使入朝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发展的活动。这就是教育。由此可以说,教育是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这里的教育包括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范围很广,一般称为广义的教育。

 

与广义的教育相对的就是狭义的教育。狭义的教育指的是在人们专门设置的教育机构中实施的教育,主要指的是学校教育,如幼儿园、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在专门的教育机构中,有专职的教师,他们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教育和培养,使受教育者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智力和身体方面向预期的方向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可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专门的和规范的教育,一般来说有较高的效率和更明确的效果,而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对人的影响则较零散和不规范,其结果也具有偶然性和不确定性。由于学校教育具有独特结构和功能,因而在近现代成为人类社会教育活动的核心部分,对其他各种教育起着示范和主导作用。

 

教育必须按一定的教育目的来进行,要服务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的需求,比如中国古代为培养统治阶层的官吏和行政人员而设置的各种私塾、书院、太学等,就是要培养能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有一定文化知识的人。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教育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在我国,教育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培养人才,而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又必须依靠教育。社会不断地发展变化,教育工作就需要不断地进行调整、变革,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

 

 

什么是教育?

教育是立国之本。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过程的一部分。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当今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

    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的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流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在这种教育中,教师不是抱着投机的态度敷衍了事,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为人生的成长——一个稳定而且持续不断的工作服务。

 

教育的困惑

教育常常面临着近利与远忧的矛盾,在近利与远忧之间不停挣扎,不停摇摆,不停困惑。

 

  一、成才还是成人。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很多人会说是成才。一般人理解的成才,无非是有些过人的才能罢了。这样的人才是否一定能造福社会,还很难说。仅仅有才而没有品德,这样的就不是造福社会而只能是害人。蔡京、秦桧、汪精卫、胡兰成,都算是有才的,可是,这样的才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呢?况且,即使这些人才品德没有问题,这些人才也毕竟是社会的少数人。面向全民的教育如果仅仅只是培养少数人,这种教育本身就已背离了初衷。因此,教育最要做的,不是出几个科学家、文学家,而是让受教育者都成人,具有健全人格、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的人。只有他们都成为合格的人了,这个社会才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在这种社会基础上,才有可能诞生造福社会的人才。否则,一个人再有才能,社会不健全,那才能又有什么用?如果不是去当汉奸,便只有去造假货。

 

  二、言教还是身教。教育当然要诉之以言。通过语言,传道授业解惑,让受教育者茅塞渐开,混沌日去。但是,言教之物,受教育者常常要通过教育者的身教去求证、去巩固、去深化。所谓言教不如身教,身教胜过言教。然而,我们的教育者虽然知道这一点,却并不看重身教。常常一边教孩子不说谎,自已一边跟人满嘴胡说;一边教孩子要做人正直本份,一边却在造假害人。这种偏离言教甚至与言教背道而驰的身教,最终会抵消言教的功效。并不是教育者有意为之,实在是社会上有许多管理的漏洞,放任了说谎者与做假者,许多人就是靠着说谎与做假,升官发财。在这种风气下,做好人便只能倒霉,做坏人反倒得意。这世上本没有恶,做恶的人多了,恶便成了社会主流。因此,身教的责任,不在教育者身上。要做好身教,首先需要完善社会。社会上为善的人都得好处,做恶的都能惩罚,那么教育者的身教自然可以与言教一致起来了。

 

  三、为孩子还是为大人。教育的对象是孩子,教育的成败,自然应该以孩子的成败为标准。但是,教育者在教育当中,却很少考虑孩子的感受,总是站在自已的角度,自以为是,以大人思维,去对待孩子的行为。可孩子毕竟不是大人,有许多思维与大人是不同的。这样教育者按照大人思维采取的教育往往会与孩子的思维不符,教育方法与受教育者驴唇不对马嘴。这不仅让孩子难受,教育者也倍感苦恼,常常是吃力不讨好。有许多教育者感叹:我是为了孩子好,可孩子还不领情。可许多孩子面对大人的关爱,常常不由自主地排斥,他们也抱怨:我从来没有这么想过,大人为什么一定要这么说?这种矛盾走到极端,不是大人把孩子失手打死(宁夏一个母亲就是如此),就是孩子把大人锤杀(浙江金华的一个学生就是这样)。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张伯苓之于南开大学,都有力地说明,一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对于一所学校有多么重要。

  不少校长有了“官帽”后,往往难以摆正自身位置。有了副科级的时候,就以为自己是行政干部了;有了正科级的时候,注意力开始转向下一步的副处级,而忽略了校长的真正职责是什么;有了副处级的时候,即使在县长面前都牛气冲天,其调配安排等也成了难题。有哪个行政级别高的校长愿意下到级别低的学校去工作呢?长此以往,不利于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的均衡发展。不仅如此,校长有“官帽”,还给一些权力部门随心所欲安排人提供了机会,一些不懂教育的人被源源不断塞到学校来,令不少业内人士心痛也心寒。

  这种局面持续久了,最大的弊端就是容易导致教育行政化、学校官场化。教育是教书育人的复杂工程,有自身特点和规律,不同于行政管理。可是校长头上的行政级别,决定了其升迁进退的命运掌握在非教育部门手中,因此,对校长的评价尺度也就常常偏离了教学和管理业绩本身,学校不得不简单地服从行政指令,教育规律让位于长官意志。这样的氛围,促使有的老师宁愿不当副教授也要争当系里的一名副主任,也促使校长总要在自己名片上的括号里标明“副处级、副厅级”字样。校长不能专心于业务,而被行政事务所困扰;兴奋点在于当官,而不是研究业务;整天忙着来往应酬,却不见自身素质和业绩提高;少的是教学和科研氛围,多的是官场俗套。教育行政化、学校官场化对我们的教书育人工程危害太大了,不久前著名画家陈丹青辞去教授一职时,痛陈教育界学术行政化的弊病,无疑是给教育领域一些不正常现象的当头棒喝。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原则,校长有其特殊的责任和使命。一位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蔡元培之于北京大学,梅贻琦之于清华大学,张伯苓之于南开大学,都有力地说明,一位素质高、业务精、能力强、有人格魅力的校长,对于一所学校形成良性的管理机制和深厚的校园文化,从而造就无数的社会栋梁有多么重要。校长集教育家、管理者、教师、经营者等多种角色于一体,一个人能当好官员,却不见得能当好校长。不是什么人都可以随随便便当校长,也不是什么其他管理制度都适用于学校。职级管理而不是行政管理,才是与学校发展相契合、与校长角色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真正的教育应该包含着智慧之爱,它与人的灵魂有关。雅斯贝尔在《什么是教育》一文中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流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雅尔贝斯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途,而导向事物的本原,在本原中把握安身立命之感。

 

如果单纯把教育局限于学习和认识上,即使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强,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所以,现今流行的教育口号诸如培养学习兴趣,学得一技之长,增强能力和才干,增广见闻,塑造个性等,都只是教育的形式,而非教育的灵魂。

 

将教育停留在仅仅学习知识上是没有灵魂的教育。

 

有灵魂的教育意味着追求无限广阔的精神生活,追求人类永恒的终极价值:智慧、美、真、公正、自由、希望和爱,以及建立与此相关的信仰。真正的教育理应成为负载人类终极关怀的有信仰的教育,它的使命是给予并塑造学生的终极价值,使他们成为有灵魂有信仰的人,而不只是热爱学习和具有特长的准职业者。

 

北大原校长蒋梦麟先生说:“教育如果不能启发一个人的理想、希望和意志,单单强调学生的兴趣,那就是舍本逐末的办法。”而现今的教育,从课程体系、内容到授课形式,有多少与这种信仰有关呢?

 

如今的教育并不缺少教育思想和教育著作,也不缺少教育学教授和博导,惟独缺少有灵魂的教育。那种饱含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对人的自由、公正和生存尊严的教育已经远离我们,被淹没在利已主义、机械主义和实利主义的冰水之中。

 

如果将我们的下一代教育成有知识无智慧,有目标无信仰,有规范无道德、有欲望无理想的一代人,作为教育者,你不觉得很可悲吗?

 

 

教育就是让学生学会成长,让教师不断成长。

教育就是非曲直让愚者变智,让智者更智。

教育就是使变教育者和教育者都会变得更加美好的事业。

教育的内容只是一个载体,教育的形式只是一个熔炉,那么教育也是一个生产过程。教育是一座智慧的殿堂,是一个诗意的王国,是一方创造的乐园。

教育是疏导,把弯的理直,让教师书写真诚。

教育是让受教育者看清世界,让教育者改造世界的过程。

教育是让孩子由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一切手段、过程、内容及范畴。

教育是使人从“低级”走向“高级”的过程,是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

教育是人类自下而上智慧传承的工具;教育是在创新中发展人类文明的一种文化。

教育就是琢磨,就是改造,就是重塑。

教育是就带学生走出生命沼泽,进入心灵绿洲。

教育就是给人一条鱼当午餐,进而给他一根鱼竿去寻找每天的午餐。

教育让我们从高山的积雪下融化,教育让我们由千万滴珠子凝成细流,教育帮我们淘洗一路的尘沙,教育教我们摆脱途中致命的诱惑,一鼓作气,向前去,教育为我们导航,使我们不致迷失方向,教育教我们慷慨、责任和付出,教我们滋润那些干涸的作物,教育教我们如何推动四季,教育让我们一直奔流,直至入海,此刻,教育才告诉我们,这流动的过程,就是幸福。

教育是让人获得求真求善求美的兴趣与能力。

教育就是使人活得更像人的事业和活动。

教育就是培养用自己的大脑思考的人;教育就是使人做前人不敢做的事情;教育就是享受亲眼看着一个自己塑造的小泥人,开始呼吸,开始蠕动,开始说话和思考,开始变为真的那种欣慰和快乐。

教育就是让人类摆脱愚昧和平庸,感受生命存在的意义和美丽。

高考说:教育就是分数!教育就是考试!教育就是做题!教育就是把考纲的知识点讲透!

您说教育容易吗?您说教育只是一种职业吗?您说教育如何操作?教育有定法吗?您说教育只要分数吗?您说教育不要分数吗?您说教育只是课堂上的事情吗?你说教育只是班主任的事情吗?一个人有多大能量面对这么多鲜活个性的学生呢?

教育工作者像慈母一样只有爱就能教育好学生吗?有时当头的棒喝也是很有效也是必要的。

教育工作者像严父一样只有严能教育好学生吗?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应即像慈母又像严父更要是领航员。只有爱和没有爱都是不健全的教育,但是,爱必须发自内心,不是做秀,不是口号,不是教师名利的阶梯,爱不可以含有任何功利色彩,不可以有人种分别,爱需要真心去播种,需要耐心去呵护,需要精力去感化,需要时间去培养,需要恒心去浇灌,需要无心去收获的.假如教育者处处、时时做有“心”人,即使是块石头也会被捂热的吧?不是有句俗语吗?不是不报、时机未到,何必在乎初中的三年呢?

一个人不可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同理,教育学生不可能用相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古来有训,何况我们面对的是信息瞬息万变时代的学生呢.因此我们要学习、我们要充电,但我不看重方法的介绍,有了先进的理念,自然会想先进的方法,如果思想上不先进一步,领航员的角色无从谈起,起码是一位蹩脚的领航员。

世界上需要探索的领地很多,探索着也多,领航员的需求供不应求,岂是一小小班主任所能胜任的?教育是一系统工程,那一链薄弱都会造成教育的失败

 

 

教育是什么?

春香

  从教育的历史中走来,纵观各家各派对“教育”一词的界定,似乎有些若明若暗,又如盲人摸象,模棱两可。从苏格拉底首提“教育是什么”以来,历史中的人们对教育寄托了越来越多的期望,而为此所受的评判也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刻。究其原因“人们是在不明白教育是什么的情况下就进行着积极的教育”。每一次的追问都是—次探索,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由于社会对人才素质有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教育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下,讨论和探寻“教育是什么”,“教育应该是怎样的”显得更为紧迫、更为重要了。

  对个人——教育是一面镜子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个人的志向,最高就是治国安邦,最低便是修身养性。因此教育的作用最大也不过是教人如何治国安邦,最小也一定是教人如何修身养性,而且首先做到的是后者——塑造个人品行。

  1.理论上,教育应该是平面镜

  课堂上,教师传授的理论知识应该是科学、公正、不偏不倚的,它应该反映给学生最真实的世界,无论光明或是黑暗、善、恶、美、丑都应该在课堂的理论教育中得到全面真实的评述。学生拿着这面镜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判断事实真相,不会被假象所迷惑,不会被伪装所欺骗,更不会去迷惑欺骗别人。平面镜教育下的人是最真实、最自然的人。

  2.实践中,教育应该是一面凹凸境

  真实自然的人不一定都是好人,而要把学生培养成“好人”,光有平面镜是不行的,在实际生活中必须充分发挥教育凹凸镜的作用——放大夸张好的方面,使好的更好;修正缩小坏的方面,使坏的变好。现在流行的褒奖教育就是这个道理。相比以前的棍棒教育,褒奖教育更加注重及时发现并积极宣扬学生的闪光点,使他更加坚定地朝好的方向在努力;而对于他的缺点,瑕疵不必斤斤计较、咬住不放,稍作点拨就该既往不咎,忽略不计了。在重视和忽视这—凸一凹两面镜的对比下,大多数学生都会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朝哪个方向走。

  由此,教育在形似平面镜与凹凸镜的作用下就实现了它对个人的塑造功能。

 

  对国家——教育是一台发动机。

  从看到坚船利炮,到相信实业救国,再到认识科教兴国,是国人百余年的强国梦。坚船利炮靠实业的支撑,实业背后靠科技支撑,科技背后呢?唯有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庞大的国家机器要运转,离不开教育这一根本动力。教育事业每年为国家的工业、农业、科技、文化、卫生等其他建设事业输送千百万的技术人才,不断给国家机器注入新的活力。离开了教育,好比心脏停止了跳动,一切运转便戛然而止,国家也将丧失动力,陷入瘫痪。

  国家财富及综合国力的象征,在农业文明时代,是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其典型是中国:在工业时代是烟囱林立,船坚炮利,其典型是英国;在信息时代,是科教水平,创新能力,其典型是美国。农业文明,依赖的是吃苦耐劳;工业文明,依赖的是知识运用;信息文明,依赖的是观念更新。因此,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面对现实。我们的教育工作者要有这样的气魄:把世界上最大的人口包袱转变为地球上最大的智能资源!到那时,中国无疑将成为世界上的第一强国!动力在哪里?当然还是教育。

  由此,教育实现了它对国家和社会的推动功能。

 

 

教育是什么?

韩林森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

    教育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部门,又与其他一切部门密切联系着。

    教育是生活的一部分,教育伴随着人的一生。

    教育是以一定物质条件为依托的精神生活。

    教育是传承文明的机构和活动,是文明得以延续的主要方式。

    教育有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又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无论从哪一所学校毕业都不意味着教育的终结。

    教育是语言的艺术,教师的语言能改变人的精神面貌,能创造人生的奇迹。

    学校教育是教育结构中最庞大的组成部分,然而在许多时候是失败的。

    教育是长跑,需要顽强的毅力。

    教育是一首永远没有结尾的诗。是一首由千百万人共同创作和咏唱的诗。

    掌握真理,增进智慧,塑造健全人格是教育的目的。

无论社会发展到哪个阶段,我们都应当深信,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一个公民,要在社会上生活,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素质是相同的,这些素质中最重要的部分是对美与幸福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增进智慧的愿望,战胜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坚强的毅力,责任感和实现自我价值的志向,这些素质应当由教育来培养。

教育工作是最有利于发挥个人聪明智慧和潜能的职业之一。如果你热爱教育工作,你就不会感到平淡的教育学生的工作压抑了你的个性,限制了你的才智,相反,在发展学生的才智的同时,你的才智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教师应当努力追求教育的最高境界:实现人的自我教育。

   人在青少年时期通过教育训练而形成的思维方式是终生受益的东西,教师应当满足人的这种需要,把培养训练学生的思维方式作为自己的首要任务。

   要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方法适应学生成长的规律,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要求学生适应教师。

    教师最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学生确立人生的志向和目标,并把这种志向和目标化作日常学习的动力。

    教师要避免自己在教育过程中处于尴尬地位的最根本途径是:不断加强个人修养。

    教育事业是神圣崇高的事业,是创造未来的事业,平凡中孕育着伟大,恬淡中起伏着波澜,宁静中存着高远。教师面对天真烂漫的孩子,来不得半点虚假。愧对孩子,终身受良心的谴责;留下伤痕,永久难以弥合。生命中最鲜活的主体在这块园地上生长着,和孩子在一起,你的心灵是纯净的,一颗心灵只有与孩子融在一起,才是轻松和年轻的。的确,教师的心灵天天都在被纯洁的孩童净化着。爱孩子是人类的天性,基于这种天性的是责任。人类的一大特点就是具有责任感,虽然承担责任并不轻松,但仍然乐此不疲,沉重的责任化作强大的动力,推动着人类在世界各地不辞辛劳地奔波。有责任感且负起责任的的人活得充实。教育在培养孩子做人上,最重要的是培养他的责任感,懂得爱的同时,也懂得责任,学会生存的同时也学会负责,成为精神世界健康的充实的人,成为对生活充满信心的人。

    教育应当给人快乐

    教育只有给人带来愉悦享受的时候,才是最理想的社会行为。

    教育主要是教师的一种行为,包括示范、教导、传授、启发、训练等。

    教育又是一种精心创造的环境。受教育者在其中接受潜移默化的熏陶,养成健康的心理,学习健康的行为习惯,产生发愤上进的愿望,在交流交往中学会交流交往,集体和学校本身就是教育。

    接受教育是一种人生享受。也只有当教育成为一件快乐的事情时,教育才是神圣的。使受教育者在教育中体验到快乐应当是教师的职责。反之,到了学生逃避教育,拒绝再到学校的地步,那是教育的悲哀。

    教育的现状,弊端在于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强迫的,被动的,缺少快乐的。

    当一个人经常被失败包围的时候,他的潜力是不可能被发现的。教育的过程应当是互相发现、互相欣赏的过程。教师是诱导学生发现自我潜力并努力释放潜力的人。

    没有什么比自我发现更让学生感到高兴和得到自信的。

    教学要尽可能给每个孩子创造表现自己的机会。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集粹如下: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外国对“教育”也有许多精彩、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亚米契斯:教育是“爱的教育”。

  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作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大有好处的。这并非什么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因为没有理性的自觉,是不可能在实践中做个自觉而清醒的教育者的。

(赵伟 詹华如/文 摘自《北京教育》2003年第5期)

 

 

什么是教育?

 

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乍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在一次国际教育会议上,留美博士黄全愈请教一位英国的教育家,却没有下文。可见,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关于教育的定义,中外的教育家、思想家和一些人士都有自己的“语录”,这里集粹如下:

  孔子:“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鲁迅:“教育是要立人。”儿童的教育主要是理解、指导和解放。

  蔡元培:“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

陶行知: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

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

  黄全愈:教育“重要的不是往车上装货,而是向油箱注油。”

  钟启泉:教育是奠定“学生发展”与“人格成长”的基础。

  秦文君:“教育应是一扇门,推开它,满是阳光和鲜花,它能给小孩子带来自信、快乐。”

  外国对“教育”也有许多精彩、精辟的论述:

  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是促进“个人的独创的自由发展。”

  康德:教育是由个体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构建、自我评价的过程,是自我能力的发展,它体现着社会意志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自由地、审慎严肃地共同探究的机理,不是“指令”,不是“替代”,更不是让茧中的幼蝶曲意迎合或违心屈从。

  爱因斯坦:“什么是教育?当你把受过的教育都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

  哈沃德·加德纳:什么叫教育?教育是让孩子体验发现世界是怎样一回事,教育者在其中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蒙台梭利:“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

  雅斯贝尔斯:“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性知识的堆积。”

  亚米契斯:教育是“爱的教育”。

  种种释义,各有千秋,都从某一角度通向真理之门。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

  作为教育工作者,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这个问题,对于认清教育的本质、明确自己的职能和职责、找准前进的方向是大有好处的。这并非什么咬文嚼字、钻牛角尖。因为没有理性的自觉,是不可能在实践中做个自觉而清醒的教育者的。

(赵伟 詹华如/文 摘自《北京教育》2003年第5期)

 

教育即生命

 

教育即交往

 

教育即对话

 

教育即理解

 

教育即尊重

 

教育即沟通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学校

教育即文化

教育即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