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_校本培训>>>>阅览文章

什么是一堂好课

发表日期:2010/1/19 9:44:42作者:2010/1/19 9:44:42有2010/1/19 9:44:42位读者读过

什么是一堂好课

                    -----听海安县教育局柳夕浪局长的报告有感

什么是一堂好课?评价一堂课是好课的标准是什么?对于此问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实的答案,对于好课的标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一位教师都有自己的见解,从来没有固定不变的好课标准。

我赞成这样一种观点:

现实的课改主要是在课堂上建构起来的。课改的理念、目标、内容、方式等都必须借助一节节好课加以落实,变成现实。从这意义上,课改的过程就是对好课的不断追求的过程。新课程催生出各种各样的好课:更加符合学生发展需要的课;促进学生深度参与的课;有着动态生成的课;原生态、有待完善的课;体现学科本质的课。“有效”是一节好课的底线,不是好课的全部内涵……

这就是元月9日在科学园小学由海安县教育局柳夕浪局长所作的报告《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几个问题》中关于“好课到底意味着什么”的观点。

笔者认真体会专家的观点加之自己对新课标的学习、对新课程的感悟,对于化学学科,认为一堂好课必是具有意义的课,即让每一位学生进出课堂都能感觉到“有所获得、有所变化”。

一、初中化学想让学生获得什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帮助学生在初中要明确化学对于人类生存、提高生命质量和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授业,分阶段、循序渐进地教给学生关于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间的化学变化、身边的化学物质、化学与社会发展、科学探究这五大板块化学核心知识;解惑,是帮助学生建立化学学科思维,点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简言之,达成新课程标准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能力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是能力和态度的载体,有意义学习的倡导者奥苏贝尔说:“任何名副其实的科学课程都必须把系统地传授有组织的知识本身作为一种明确的目标”,也就是说,好课的首要标准,必须注重化学学科本质的揭示和把握。陈重穆教授曾著文“淡化形式,注重本质”,课堂教学要有利于学生完善知识结构,形成学科知识内在联系的认识,这也是化学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之一。

二、调动学生需要关注哪些问题

学生课堂上主动学习的状态直接影响到是否“获得”,如何调动和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需要了解初三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这方面的介绍很多了,在此重点强调这样四个方面:

1.情境具有切身性。美国著名教授John·M·Keller提出“激发和维持学习动机原理”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切身性”。即认识的本质动机是关注与自己相关的事物。相关性越高,投入的学习热情就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教学时,应把化学问题生活化,因为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课堂,我们的化学教学要尽可能地接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化学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

2.探究具有模仿性。学生对于新知的认识,是从对范例的理解、模仿开始的,如果没有相当知识的积累和能力训练,提出一个探究的主题,就要考虑是否显得太突兀。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在处理这个问题时,要重点围绕教材活动而开展,先分析、再实验、然后讨论、记录,学生的教材上都留下了学习的痕迹,即使遇到颇有难度的问题,学生也能顺利地模仿范例用探究的思维来解决问题,问题一经解决,一方面巩固所学,另一方面学生建立了自信。在新课的学习中,学生尤其需要可模仿的范例,无论针对何等层次的学生,对教材范例的说明、讲解、诠释是非常必要的,学生也必须规范记录自己所看、所听、所思、所得,以便为随后的模仿、复习提供参照。

3.问题具有挑战性。“初生牛犊不畏虎”,学生对有难度的问题总是充满了朝气和解决的热情,课堂上设计适度的挑战性问题,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平台。挑战性问题思维的跨度不能太大,要一定的梯度,让学生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去联想、类比、猜测、分析、推理、验证、反思等。有时课堂表面不热闹,可能平静如水,但师生的内心在起伏跌宕,思维在高速的运转,这是一种心灵与心灵的对接,情感对情感的感染,思维对思维的碰撞,这才是我们追求的调动和参与。

4. 评价具有激励性。表扬能鼓励学生前进,批评也能激励学生进步。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适度评价,既能帮助学生总结自己,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若总是使用单一的评价手段,学生会产生厌倦感。为此,我们要运用多种评价手段。

三、简约的课更能让学生持久地获得

说到怎样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获得,课的设计要定位于常态教学。撇开教师的教态、语言、课堂调控等专业功底的差异,一个容易忽视的问题是课的“简约性”。曾听说过:某教师为了一节汇报课去请教名师,有人建议情境要出新、有人建议实验要改进、有人建议内容须拓展……最后一位特级教师在看过反复修改的几版案例后说:“为什么你不按教材的顺序上,把每个点落实到位,环节交流清晰,过渡精炼自然,上完让人感觉课干净、清爽、明白就好,新知的学习,能用简单形式呈现的,就不必复杂化。”

简约性包括精力分配、时间划拨、媒体经济等等,简言之,就是以相对较少的精力、时间、硬件的投入,能让学生获得最大的思维容量。设计一节课的多种方案,作为教师要有成本意识。现在有的教师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容易出的毛病是准备过度。因为平时我们化学教师一般教三个班,常态下那种“公开课” ,没有人协助是一切实际,很难完成的。

总之,一节好课,必是让听者有得的课、难忘的课。最近看到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关于“好课”的评价,深感赞同。叶澜教授认为一节好课应是:一是有意义的课,即充实的课;二是有效率的课,即扎实的课;三是生成性的课,即丰实的课;四是常态下的课,即平实的课;五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的课。让我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以叶澜教授提出的“五实”自励,在三尺讲台前,演绎精彩的教学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