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课题_校本培训>>>>阅览文章

09年区教科研工作计划

发表日期:2009/4/8 10:42:33作者:2009/4/8 10:42:33有2009/4/8 10:42:33位读者读过

营造科研文化,塑造科研品牌,促进内涵发展

——江宁区教育科研2009年工作意见

江宁区教育科学研究室

2009年,全区教育科研将紧紧围绕区“教育信息化推进年”的主题工作,结合省、市教育科研主管部门的工作精神,重点营造区域科研文化,服务学校,成就教师,努力打造江宁教育科研品牌,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全年主要工作思路如下:

一、营造区域科研文化

基于区域教育科研高品位发展的需要,在科研意识培养、科研制度建设、科研管理创新的基础上,建设区域教育科研文化,使教育科研的意识和理念,逐渐内化为学校领导和教师的自觉行为,逐渐锤炼形成对教育科研自觉追求的精神、作风。我区教育科研文化具体目标、价值、功能定位如下:

工作理念:服务学校,成就教师;

工作愿景:充满魅力的教科研;

工作目标:教师幸福工作的追求,学校发展的支点,教育名区建设的“助推器”;

运行机制:建构“金字塔”式教科研模型;

工作作风:踏实工作,认真做人,简单生活;

工作职责:研究,指导,管理,服务。

二、突出科研成就教师的价值取向

1.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以“名带优” 后备梯队为重点,以“科研成就教师手册”为载体,帮助教师梳理主要科研理论与应用策略,量体裁衣策划每位教师职业发展的规划,既制定目标,也记录成长轨迹,有共性,更体现个性风格。

2.建立科研团队。按照“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以名师、带头人为核心,建立多个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科研团队,有区域性的团队,也有校内组织,使名师、带头人的辐射效应最大化,促进更多的人成为研究型教师。

3.建设科研骨干队伍。以区教科研带头人、学校教科室主任与教科研骨干教师为目标,培养一支教科研骨干队伍,并发挥其带头、示范作用。明确并细化教科研带头人与学校教科室主任岗位职责,带头开展课题研究、出科研成果、开设讲座、上研究课,并能带领或指导本校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区教科室也将提供平台,组织集中学习、听专家讲座、上公开课、参加省市专题培训等活动,推动教科研骨干向高水平、高品位发展。

4.普及“个人课题”。 学校发展的关键在教师,教师发展的根本途径在教科研。我区以“个人课题”项目为抓手,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开展研究,努力把教学中遇到的困难与矛盾转化为研究的对象,使广大教师感到教育科研可近、可用、可做,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目前全区已经建立了市、区、校三级研究网络,09年努力实现全区专业教师的80%有校级“个人课题”,20%有区级“个人课题”,5%有市级“个人课题”, “个人课题”立项率与结题率将作为“效能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各校要认真做好“个人课题”的组织管理工作。上半年组织好08年立项的区、校级“个人课题”的结题与09年区、校级“个人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下半年组织好08年立项的市级“个人课题”的结题与09年市级“个人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

各校还要组织好“个人课题”的研究工作。首先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强“个人课题”研究的培训与指导,努力使“个人课题”研究规范化、日常化,具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确实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其次要积极开展研讨、沙龙、上研究课等交流活动,大力展示、推广优秀“个人课题”成果,上半年小学、幼儿园以片、校为单位开展个人课题交流活动,下半年中学以片、校为单位开展个人课题交流活动;区教科室将继续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荐优秀“个人课题”成果。

5.改进论文、案例评比活动。为激发广大教育工作者开展教科研的热情,提高教师撰写教育教学成果的质量,全区进一步统一规范各级各类论文评比的组织工作。为保证评比工作的公正公平,今年区级论文、案例将实施网上提交、匿名评审。各校要鼓励教师将优秀成果向报刊杂志投稿,大力宣讲各级教育教学成果评比的一等奖,区“效能评估”方案将细化此项要求。

三、实施“科研兴校”战略

没有哪一所名校,不是在教育研究的支撑下形成的。科研兴校就是学校丰富内涵、积淀内涵的过程,就是学校走上稳步提升轨道的重要保证,就是学校提高办学质量、形成办学影响的根本路径。

6.提炼科研成果,树立品牌意识。

继续按照“优势项目→学校特色→特色学校→品牌学校”的名校成长轨迹,以科研课题为引领,提炼经验与创新发展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育实践和现实,提升办学品位,张扬学校个性。对好的课题、传统项目要持之以恒的研究下去,各校要积极展示研究成果,基地学校要积极承担各级教科研现场活动和示范活动,要主动参与创建评比活动,以创建促发展,以活动促提升。

7.建设科研基地,发挥示范作用。

目前全区在“十一五”前期已经成功创建一批各级各类教科研基地学校,后期创建以“市优秀学校教科室”“市项目研究中心”“市所外所”为主,此三个类别创建层次高,各校对照条件,只要达到标准即可申报。

今年基地工作的重点是引导基地学校努力完善自身建设,发挥实验田、示范窗的作用,率先成为特色学校、品牌学校,在原来基地年审的基础上开展教科研视导工作,视导将在常态下进行,不提前通知,通过视导纠正存在的问题,挖掘闪光点,推广优秀的经验,。

四、课题研究常态化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第一生产力,课题研究是教育科研的核心工作,是教育内涵发展的内驱力,是学校发展、教师成长的第一动力,是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途径。目前全区校校都有立项的区级以上课题,其中市级以上达100项,但仍然存在某些学校把课题当作创建升级的金字招牌的现象,“两头忙,中间空”,缺少研究过程与研究实践。我们要把课题研究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把课题研究作为教育教学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把课题研究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

8.加强课题的过程研究严格按照省、市、区相关课题管理办法,规范课题研究的程序,各课题主持人与负责人要充分重视课题研究的实践过程,要紧紧把握课改推进过程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确定研究方向,把握教育教学中心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开展实践研究,把握本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主要问题重点攻关。学校课题研究过程要与课改结合、与课程结合、与课堂结合,要通过课题研究开发校本课程、改造常态课堂、整合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

9.加强课题研究团队建设。进一步加强协作,实施横向联合,打造课题研究的团队,对全区有共性的课题进行攻关。根据全区教育发展需要和课题类别,组建相关课题研究联合体,通过多种形式开展交流研讨活动,解决课题研究中的困惑与疑难,提高区域课题研究的整体水平。

10.提高课题结题质量。按照课题研究方案,部分“十一五”省、市、区立项课题今年进入结题阶段,各校要精心组织课题结题工作,把课题结题作为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契机,到期不能结题的将予以撤项处理,有特殊情况延期结题的要书面申请说明缘由。省、市、区对“十一五”课题结题有具体的要求,并公布在区教育信息网站上,各校要及时下载学习,对没有研究过程及没有研究成果的课题将一律不予结题。

各校要不断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要认真整理研究资料,梳理研究心得,提炼研究成果,要在课题研究中出经验,出特色,出品牌,出模式,出教师,对已经结题的研究成果要积极宣传、善于应用并深入持久地研究下去。

按照“十一五”规划,今年将组织江宁区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滚动课题申报工作,各校结合本校实际需求,做好选题与方案制定工作,届时根据通知及时申报。

五“菜单讲座”精品化

“菜单式”教科研专题讲座作为江宁教科研的一个亮点,受到上级领导与专家的肯定,这是教科研培训的新范式,是普及与提升教师教科研素养的有效途径,是锻造科研骨干队伍的重要平台。为放大活动的价值与效应,今年对“菜单式”讲座活动进一步调整与完善,以满足教育发展的需要和教师的需求。

11.根据模块招标主讲人。根据08年各校反馈意见和区域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整合前期菜单,菜单内容将按照模块重新组合,菜单主讲人在原有基础上面对全区招标,并聘请省、市专家加入讲座行列。

12.精心组织讲座。为充分发挥“菜单式”讲座的作用,区、校教科室做好相关组织工作,学校一年内至少安排一次“菜单式”讲座,保证每位教师每年至少听一次讲座。各校根据通知及时完成“点菜”工作,区教科室对全区进行统一安排。讲座的形式多样化,增加对话与研讨,确实提高讲座的实效性。每次讲座后由学校填写反馈意见表上报区教科室,并上报一篇教师的听后感或反思。

13.建设“菜单库”。根据几学期来的讲座情况,整理优秀的讲座,建立江宁“菜单库”。区教科室将加强对主讲人培训,对讲稿严格把关,并积极创造条件“上挂横联”,与上级主管部门挂钩,与兄弟区县联合,向区外推出优秀主讲人,向省、市、区教育刊物上推荐优秀讲稿,推动江宁教育人才走出江宁。

六、“友善用脑”本土化

2008年暑假启动“友善用脑”课题以来,得到实验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广泛认同,“友善用脑”推进速度快,接受人群广,研究效果好。09年“友善用脑”课题研究重点在于把“友善用脑”理念贯彻到课堂里,落实到教师的教学行为上

14.深入学习,深刻领悟。落实“友善用脑”的关键在教师,实验基地学校仍然要重视培训参与实验的教师,在原有的基础上要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引导教师深刻把握“友善用脑”的本质和内涵,思辩“友善用脑”与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关系,做到“内化理念,外化行为”,科学园小学、东山小学、临江中学、秣陵中学等学校有很多宣传学习“友善用脑”方法值得大家借鉴。

15.突出重点,探索实践。“友善用脑”核心策略是教(学)会学习,研究的重点在课堂,各实验学校要围绕全区课题研究的总规划,结合本校研究主题,细化09年研究要点,要有学期计划,有明确的阶段目标,有具体的阶段内容,研究过程要实,要梳理素质教育与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针对问题加强探索与实践,用“友善用脑”的理念改造常态课堂,用“友善用脑”的方法改进教学行为。要注意对参加实验的班级与学生跟踪观察与数据积累,对参加市“友善用脑与学习力提升冬令营”的31名初二学生做好案例研究。

16.总结经验,展示成果。“友善用脑”是引进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实施“友善用脑”不是对我们现在的教育全盘否定,要做好本地区教育与“友善用脑”理论与方法的对接,不能全盘照搬国外或是北京的做法,要做好本校传统优势与“友善用脑”的有机融合,在继承中创新,我们要努力通过课题实验,发展“友善用脑”,实现“友善用脑”本土化。

实验学校要在学校文化、课堂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方法、教育环境、家庭教育、饮食习惯等方面实践“友善用脑”并努力取得成效,要大胆纠正教育教学中违背科学规律的行为,确实提高教学质量,要在学科教学模式、音乐、健脑操、思维导图等教学技法上总结提炼具有本土特征的“友善用脑”经验特色,建立相应的资源库,要在研究中让更多的教师、学生与家长品尝“友善用脑”成功的喜悦。

科学园小学、东山小学、竹山中学、秣陵初中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友善用脑”已取得初步的经验,全区将通过现场会、示范课、讲座、征文、网站、刊物以及组织参加全国实验区赛课等形式,全面宣传应用“友善用脑”,展示学校与教师的研究成果。

七、教育科研信息化

17推进学校教科研信息化。各校要加大教科研经费投入,学校教科室要实现电子化办公,及时了解区域教科研工作动态,掌握最新的教科研信息,学习先进的教科研理论,建立教科研电子档案,提高教科研工作的效率。

18推进区域教科研管理网络化。进一步发挥《江宁教育》刊物(电子版)和江宁教育信息网的宣传功能,及时发布教科研动态,建立教科研电子资源库,提供教科研信息,宣传教科研经验,与学校教科室实现网络交流。

19.推进区域教科研手段的现代化。09年各校教科研相关材料上报实现电子化,区级论文、案例、课题的评比实施网上提交与匿名评审,试点网上搜索,既提高工作的效率,又鼓励教师善于原创,杜绝网抄现象,提高教科研工作的真与实。

八、《江宁教育》品牌化

《江宁教育》双月刊是南京市最早的一家区县级综合性教育刊物,办刊质量逐年提升,在省、市有一定的知名度,受到领导与教师的好评。09年将进一步办好《江宁教育》,为江宁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让《江宁教育》成为江宁教育的品牌。

20.改进刊物栏目,提高稿件质量。《江宁教育》将继续围绕全区教育发展热点谋划栏目主题,开辟特色栏目,在文章来源上,增加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随笔等教师喜爱的内容,提高刊物稿件的质量。

21.举办《江宁教育》主题论坛。以《江宁教育》为依托,紧扣“教育信息化推进年”“内涵发展”“常态课堂”“班级文化建设”等区域教育主题,组织召开研讨交流活动,让不同的学校、专家、教师围绕共同的话题阐述各自的观点,在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中,共同提高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共同为江宁教育献技献策。

22.增加《江宁教育》活页。因《江宁教育》双月刊单月组稿,双月发行,对具有时效性特征的稿件不能即时刊发,为进一步增强刊物的灵活性、时效性、宣传性、服务性,09年将增发《江宁教育》活页,及时报道区域教育重要活动,希望各校能关注新增的活页,并积极投稿。

                                        2009年1月

附:1. 江宁区教科室2009年分管工作计划

2.江宁区教科室课题中心2009年工作计划

    3. 江宁区教科室编辑部2009年工作计划

江宁区教科室2009年分管工作计划

江宁区教科室   王事兰

走过江宁教育的“非常2008”,迎来充满挑战与机遇的2009年。根据教科室工作意见,本着“服务学校,成就教师”的工作理念,实现“充满魅力的教科研”的工作愿景,针对本人分管工作,拟定以下计划。

一、编辑部工作   (关键词:品牌  内容  形式  编辑  活页  论坛)

1、《江宁教育》打造区域品牌:

《江宁教育》双月刊是南京市最早的一家区县级教育综合刊物(南京市区县级只有4家刊物);在办刊质量逐年提升,在省市有一定的知名度,受到领导与教师的好评的基础上,《江宁教育》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年围绕二至三个重点,定时出刊、定期出刊、紧抓热点、突出焦点、力攻难点,从而创办成为让江宁广大一线教师聚焦的区域性品牌刊物。

2、刊物内容要更精当:

在现有栏目的基础上,紧紧围绕服务学校、服务教师、服务教学的办刊宗旨,全年6期,将紧扣教育局每年中心(主题)工作的总目标,化解为几个子目标,在第一期或第四期上广发“英雄帖”(征文通告),在第三期和第五期期上择优刊发部分文章,以加强办刊的针对性和区域性特色,切实将“三个服务”落到实处。

3、刊物形式要更精美:

由于目前办刊人手有限,我也听到一些反映:刊物形式总体有些粗糙,还应在形式的精致化方面多花些精力、投入心智,再精致些,以切实提高刊物质量与可“接受度”乃至“耐看度”!

4、充分发挥特邀编辑的作用与智慧:

常言道:一个脑袋不如几个脑袋,几个脑袋不如十几个脑袋。一句话:集思广益,充分发挥特邀编辑的智慧和力量,每学期召开一次座谈会,针对刊物栏目设置、稿件质量、刊物装帧、编排设计等,征求一线教师的意见与建议,我们也随时欢迎这方面的来搞。

5、增加《江宁教育》活页:

为进一步增强刊物的灵活性、时效性、宣传性、服务性,将增发《江宁教育》活页,及时报到区域教育重要活动与教育科研阶段性成果。竭诚欢迎各校能关注新增的活页,并积极支持我们的工作,积极投稿。

6、适时举办《江宁教育》主题论坛:

以《江宁教育》为依托,紧扣09年“教育信息化推进年”、“内涵发展”、组织组织组织“常态课堂”、“班级文化建设”、“友善用脑”等区域教育主题,组织召开主题论坛活动,围绕共同的话题阐述各自的观点,在思想碰撞与智慧交流中,共同提高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共同为江宁教育献计献策。

二、“带头人”管理与服务工作    (关键词:要求  管理  服务)

1、第二期带头人即将聘任。带头人者,顾名思义,不仅自身的教育科研工作应走在学科、学校前列,恐怕还要走在区域乃至全市前列,要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否则,恐怕难以名实相副。据我了解:第二届带头人的评选,广大一线教师对此非常看重,竞争还很激烈,这不仅是个个荣誉问题,更是反映他们对教育科研的挚爱。重要的是既已聘任,就当名至实归,履其职,担其责——充分发挥带头人在学校、一定区域内的引领与辐射作用。要进一步明确要求,落实职责,加强管理,也是为他们的成长做好服务工作。【要求】

2、根据《带头人岗位职责和考核办法》,加强起始、过程、终端的管理与考核,这并非与人为难,而是真正对带头人的负责,当然,期间的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但为江宁教育的发展和真正意义上的飞跃,必要的付出是值得的——因为广大一线教师学有榜样,追有目标。有付出,才有所得;有追求,才有提升;有提升,才能江宁教育的腾飞。【管理】

3、对带头人不能仅有要求、索取,对他们也要给予、松绑;也要提供他们外出学习参观、交流讲学、增长见识的机会与条件(一言以蔽之——既要走出去,也要请出去)。既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广交了朋友,又积累了资源,赢得了名声。一举多得,何乐不为?【服务】

三、“发展中心”工作  (关键词:指导、提高  服务)

1、分层分类,指导与提高相结合。

全区有部分教师(尤其是近几年录用的),在教育科研方面,由于未经过正规、系统的教科研培训,无论是个人课题研究,还是论文写作;无论是案例研究,还是教育叙事写作,缺乏最基本的常识与知识,教科室拟编写《教师教科研工作ABC》(小册子),把最基本的常识与知识汇编成册,既是提供范例,也是为一线教师服务。

2、对于在教科研方面有一定成绩(成就)的老师,鼓励、帮助他们积极向核心期刊投稿。当然,前提是摸清核心期刊编委的“偏爱”与“嗜好”(实为编辑部的倾向性问题),以提高发稿的命中率。

3、积极协助董主任编写《教科研成就教师——教师成长手册》,为“特、带、优”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化成长做好服务工作。

4、积极了解、熟悉、发掘、推介区内各级各类学校的“优势”与“特色”,为打造江宁区“品牌”学校做好基础性服务工作。

5、加强对区级教科研基地学校的引导与服务力度,发挥基地学校的实验田、示范窗作用,在年审的基础上,不打招呼,在常态下进行视导,挖掘基地学校的闪光点,推广其优秀的经验。

作为教科研工作的新手,作为区教科室的一名新兵,以上设想与计划,难免考虑欠妥,必有不当之处,敬请领导与同仁不吝赐教!好在教科室是一个团结、有战斗力的集体,我们坚信:有领导的关心、有学校的支持、有广大一线教师的耕耘,我们的设想与计划一定会实现的!

江宁区教科室课题中心2009年工作计划

江宁区教科室   汪圣龙

围绕区教科室2009年主要工作意见,扎实有效推进课题研究工作,降低研究重心,贴近教育教学实际,创新工作方式,发挥“教育生产力”的推动作用,为区域教育科研的发展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学校课题研究常态化

1.贴近实际,重在实践。

①目前全区省级以上课题32项,市级87项,课题研究一定要贴近学校的发展,贴近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要与区域教育主题相结合,与课改、课程、课堂相结合。不搞纯理论研究,也不搞纸上研究,若发现与学校发展实际联系不紧的课题,学校要及时调整研究方向,修正研究内容。

②课题研究重在实践过程,课题组要落实好《江宁区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管理办法》,制定学期计划,规范开展研究活动,每次活动要留下痕迹,杜绝结题时编造材料的行为。

③继续开展课题年审,4月将在网上公布08年课题年审结果,表彰优秀课题, 对年审等次为“不合格”的课题则视情况给予警告或撤销。凡未参加年审的课题一律不予结题。

2.提炼成果,提升品位。

①提高结题质量,通过结题提炼经验,发掘特色,放大亮点,精品成果可以组织课题成果发布会积极推广。

②按照要求按期结题,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十一五”课题陆续进入结题阶段,各校要提早做好结题相关准备工作,把课题结题作为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契机,到期不能结题的将予以撤项处理,有特殊情况延期结题的要书面申请说明缘由,此项工作将纳入效能评估考核项目。

③把握结题要求,各级各类课题结题的程序与要求发布在“江宁教育信息网”科研管理栏目,各校及时下载了解具体的要求。“十一五”省、市、区课题结题都要求成果发表或获奖,并有详实的过程性材料。

3.做好08年新立项市规划课题开题和区09年滚动课题申报工作。

4.加强课题研究团队建设。横向联合,组建相关课题研究联合体,今年将组织“有效教学”“友善用脑”同类课题的成果展示与交流研讨活动,有此类课题的学校早做准备,并希望学校积极申请承办现场会。

二、“友善用脑”研究本土化

1.强化教师培训。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重点落实对“友善用脑”理念的理解、认同和对“友善用脑”教学方法的掌握。

2.细化要求。实验学校要认真总结上学期 “友善用脑”所做的工作,找准研究的结合点与突破口,详细制定09年乃至每个月的研究进程,研究目标与内容,并在3月1日前上报电子稿。

3.突出实践。以课堂教学为研究的主阵地,探索各学科“友善用脑”教学模式,建立配套的管理、评价机制;注意比较分析、数据积累以及个案研究,用事实证明研究成果。

4.建立信息平台。实验学校要及时总结本校研究经验,要在文化建设、学科教学模式、音乐、健脑操、思维导图、饮食习惯等方面总结提炼“友善用脑”本土特征,全区将建立信息交流平台,通过网站、刊物发布学校与教师的研究成果,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

5.开展交流展示活动。全区将继续通过现场会、示范课、征文以及组织参加全国实验区赛课等形式,全面宣传应用“友善用脑”,上半年将以中学为重点组织召开现场研讨交流活动。

三、“个人课题”研究常规化

1.全面推广“个人课题”。“个人课题”是教师开展研究、反思的重要抓手,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全区已经建立了市、区、校三级研究网络,要逐步推进,让更多的教师参与“个人课题”研究,让“个人课题”研究成为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种习惯,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日常工作。“个人课题”立项率与结题率将作为“效能评估”的一项重要指标。

2.做好“个人课题”申报、结题工作。

区、校要成立“个人课题”评审学术委员会,按照校、区、市逐级择优推荐的程序组织“个人课题”申报、评审、立项与结题工作。

上半年4月:区、校级08年立项的“个人课题”的结题,校级以论文、案例、公开课等为主,5%校级优秀课题参加区级结题,区级结题上报的材料主要有《成果鉴定书》和相应的课题研究论文,5%区级优秀课题参加市级结题。

上半年5月:09年校级“个人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填写本校设计的申报表,上报校级“个人课题”目录,并择优申报区级。

上半年6月:09年区级“个人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并择优申报市级。

下半年9月:09年市级“个人课题”的申报与立项。

下半年11月:08年市级(市第三期)“个人课题”结题,材料包括《研究报告》、过程性材料和相应的课题研究论文。

3.有效开展“个人课题”研究工作。

积极开展研讨交流活动,上半年小学、幼儿园以片、校为单位开展个人课题交流活动,下半年中学以片、校为单位开展个人课题交流活动,活动前上报方案,片级活动由区发给相应的证书,片级单位划分与教研片相同;区教科室将继续通过多种方式宣传、推荐优秀“个人课题”成果;市、区立项的“个人课题”要按照通知参加“个人课题”研讨活动,市课题要取得两张参会证才能申报结题。

四、“菜单讲座”精品化

1.根据模块招标主讲人。希望各校教科室主任届时根据招标通知,认真组织本校市、区带头人踊跃参加“菜单”讲座,教科室主任起带头作用,教科研带头人必须参加。有需要省、市专家讲座的学校提前与区教科室联系。

2.精心组织讲座。学校一年内至少安排一次“菜单式”讲座,各校根据通知及时完成“点菜”工作,区教科室统一安排后原则上不要再变动人员与时间。讲座的形式可以由学校与主讲人提前约定,每次讲座要保证两节课时间。讲座后由学校填写反馈意见表上报区教科室,并上报一篇教师的听后感或反思。

3.建设“菜单库”。整理全区菜单,放大教育科研的资源,把优秀讲座录像放到网上,向省、市、区教育刊物上推荐优秀讲稿;创造条件“上挂横联”,与上级主管部门挂钩,与兄弟区县联合,向区外推出优秀主讲人。

五、其他工作

1.关注网站。定期浏览教育信息网教育科研栏目,了解科研动态,下载文件与通知。

2.上传信息。及时将学校有关教科研工作动态上传,宣传学校教科研工作。

3.及时上报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总结及相关材料。

 

江宁区教科室编辑部2009年工作计划

江宁区教科室   赵泳翔

2009年总体上,继续坚持与落实“三个为”宗旨:为教育宏观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服务,为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学服务;继续推进与落实“三个服务于”:服务于教师,服务于学校,服务于教育。

一、关于《江宁教育》刊物的组刊、出刊工作

1.做好2009年每期刊物的------选稿、组稿、组刊、审刊、出刊等一系列流程性工作,继续努力做到细心、尽心。

2.除了目前已在组稿的2009第1期之外,下一步要认真做好2009第2期,第3期,以及2009第4期,第5期,第6期等各期的组刊、出刊工作。

二、关于《江宁教育》刊物的交流工作

1.进一步加强与省市教科研部门和省市教育和教科研刊物的联系,加强与其它区县教科研部门的联系,继续借助教育的横向和纵向交流,努力扩大江宁区域教育的辐射面和影响力。

2.进一步加强与区域内各级各类学校的联系,进一步发掘区内学校实践性和特色性的教育资料、教育资源,努力增强江宁区域教育的草根性、基础性和群众性。

三、关于《江宁教育》刊物的“栏目建设”工作

1. 继续办好固定栏目。进一步重点办好《江宁教育》的“教育平话、杏坛花树、网文江宁流通站、江宁园丁信箱、江宁班级园地、教育漫笔、学校特色风景”等特色栏目。

2.继续办活流动栏目。办活一些灵动的新栏目,比如“域外风景线”、 “个人课题专栏”、“专题研讨栏目”等等,将固定栏目与流动栏目相结合,以固定栏目保质量、以流动栏目添亮彩。

3.增强与加大教育叙事、教育案例、教育随笔等稿件的份额和比例。

4.通过各类栏目平台,继续努力推进我区教师专业化成长,助进名师塑造,促进学校品牌打造。

四、关于《江宁教育》刊物的“队伍建设”工作

1.继续拓宽《江宁教育》活跃作者群队伍;建立《江宁教育》活跃作者群资源库;加强与她们和他们的联系和交流。

2.拟在2009年暑假前后,组织召集“《江宁教育》第二届主题研讨沙龙”。

 3.进一步加强与《江宁教育》“特约编辑”的联系。借助“特约编辑”和“特约编辑专栏”的支撑,努力扩大区内学校和学校教师的对外影响。

五、关于《江宁教育》的“教育人物宣传”工作

1.根据区域教育队伍的相关资料和现有状况,建立相应的“区内教育人物资源库”;有针对性地进行系列性的我区“教育人物宣传”工作。

2. 以“教育人物宣传”为抓手,努力促进江宁教育队伍建设,努力扩大江宁教育的对外辐射与影响,努力推进江宁教育名区建设。

    六、关于《江宁教育》“学校专题与学校特色”的调研、采访和报道工作

1.继续加强与学校方面的联系和协作,努力展示学校的特色和亮点,助进学校发展,为学校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学校方面也可以主动地提供相关信息,加强与我们的联系。

2.积极配合区教育局和全区学校,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富有特色的学校,着手进行教育调研、采访和报道工作;努力宣传江宁区域教育好的做法与经验,努力宣传江宁区域学校的特色亮点。

七、关于《江宁教育》“活页”的尝试筹划工作。

1.因《江宁教育》双月刊单月组稿,双月发行,对具有时效性特征的稿件不能即时刊发,为进一步增强刊物的灵活性、时效性、宣传性、服务性,09年将尝试增发《江宁教育》活页。

2 .主要意图,及时报道区域教育重要活动。活页性质,为不定期机动版。

八、关于《江宁教育论文选》的相应工作

1. 做好《江宁教育论文选(21集)》入选文章的电子稿件的通联、督促和收集、整理工作。审核、校订、出版和相关的发行工作。

2.学校方面要和教师个人,要注意文本文档的归类和保存;每学期和每年度写作的文章和论文等,要养成自备电子稿的良好习惯;《论文选》入选文章的电子稿件原件,以作者自己审核为主,我们主要把脉文字和版式等的统筹。

九、关于我区 “班级文化”和“班主任文化”宣传推进工作

1.宣传与展示各级各类学校的班级建设做法,宣传与展示各级各类学校的班级建设成果。

2.做好年度“班级建设与班级文化” 的主题征稿工作,在适宜的时候召集一次“班主任文化研讨沙龙”。

3.深入区内学校,走近学校班级,可以有针对性的进行与开展一些班级文化主题调研,发掘宝贵的一线资料,搜集原生态和本真态的教育资源。

十、尝试《江宁教育》刊物的“热点谈说”活动

1.借助《江宁教育》的区域教育刊物平台,进一步尝试开展“热点谈说”活动,调集区域教师团队的群体智慧,助进教育研讨风气,活跃教师思想,增进区域内的横向沟通与交流。

2.谈说的话题和主题,可以采取基层性、开放性和滚动性策略。谈说话题,注重基层性,突出草根化,注重其“原始性”的教育生命力;谈说话题,注重开放性,不设过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营造自发性、民主性氛围;谈说话题,注重滚动性,在谈说中延续和延伸谈说。

3.依据需要,可进行与开展一些前期性的或者过程性的教育调研。

十一、关于学校校报、校刊和文学社团资源的利用工作

1.区内各级各类学校中,有许多家学校有自己的校报、校刊和文学社团,这是一种好的教育资源,可以合理地、有机地进行整合与利用。

2.从各类 校报、校刊和文学社团的教育资源中,选取其特色的或同类的内容,在《江宁教育》的平台给予展示与推广;特别有价值的一些东西,也可以集中做些调研、采访,集中予以展示。

十二、关于“《江宁教育》主题论坛”的谋划与组织筹办工作

1.以《江宁教育》为依托,紧扣“教育信息化推进年”“内涵发展”“常态课堂”“班级文化建设”等区域教育主题,组织召开研讨交流活动。

2.让不同的学校、不同的专家、不同的教师,围绕共同的话题,阐述各自的观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3.在思想碰撞与智慧交融中,共同提高对教育问题的认识,共同为江宁教育献技献策,以教育探讨观照、反思教育现象和教育生活,从而助进与推动区域教育的实践性发展。

十三、关于相关的教育讲学与教育服务工作

1.做好相关的教育论文与教育案例、教育随笔等的讲学服务工作。

2.目前已初步打造了一个《教育论文、教育案例与教育生活》的文本;今年着手专门打磨《教育随笔价值与写作例谈》文本。

十四、配合教育局和相关部门,做好其他相关的教育推进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