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学科素养,专注专业成长——南京市新优质初中历史教师研训小结
发表日期:2016/1/16 14:00:01作者:2016/1/16 14:00:01有2016/1/16 14:00:01位读者读过
提升学科素养,专注专业成长
——南京市新优质初中历史教师研训小结
2016年1月13—15日,南京市新优质初中、新入职初中历史教师研训活动在南京市委党校举行。来自全市一百二十余位初中历史教师、教研员参加此次研训。
专家引领、团队协作、成长规划贯穿于三天研训活动的始终。
一、专家引领,助推成长。
此次研训活动邀请了强大的专家阵容:江苏省教科院刘克明老师、南京市教研室袁廷虎老师和王兵老师、南京师范大学姚锦祥教授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各具特色讲座,收获满满。
感知立意。立意,即魂。同样的历史内容,从不同角度解读价值,便可形成不同的立意。立意不同,学习要求不同。
认知学科核心素养。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观,共同构成学科核心素养。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养成,妨碍教学设计的问题往往表现为:教学目标定位失当、教学内容选择失当、教学环节设置失当、教学方式应用失当。
认识历史教学资源,感受不一样的历史。传统意义上的教学资源往往偏重于教材、网络资源等,而忽视社区、家庭资源以及历史遗迹。走出去,有意识、有目的性地考察参观,感受历史的味道,让课堂教学充满历史的气息。
二、伙伴协作,提升素养。
如果说此次活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伙伴协作、素养研讨、成果分享,无疑是最大的惊喜。
首先,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四要素,研讨妨碍学科素养养成的教学设计的问题与对策。面对陌生的众人,第一次开口是困难的,但万事总有开头,放开羞涩,海阔天空。基于问题的研讨,畅所欲言,方为有效的教研。
接着,基于学科素养开展具体案例设计。小组(各区为一小组)分工,明确任务,互助合作。在伙伴协作的基础上,大组(两区为一大组)再交流,形成集体成果。过程是辛劳的,收获是快乐的。
最后,同课异构,成果分享。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实践证明,相信自己、相信同伴,伙伴的作用,是相当给力的,超乎你的想象。
三、成长规划,立足发展。
江苏省初中历史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获得者沈治仁老师、江苏省初中历史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吴虔老师的经验分享,让与会同仁深深地体会到,成功的背后是一路走来的艰辛与付出。
成长,是纠结的,化茧成蝶,抑或作茧自缚,往往一念之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的成长起点,不同的人生收获,大抵如此。
纸上得来终觉浅。个人专业成长始终需立足教学实践,内修知识,外修“技艺”。立足学科素养养成,构筑专业成长之路。用心于教、用情于生,关注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持久成长、持续发展,忽略自身发展的外在妨碍;有激情、有担当,做一名有学科素养的历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