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课程教学>>>>阅览文章

国旗下讲话(期中考试:沙子的故事)

发表日期:2017/11/13 10:10:40作者:2017/11/13 10:10:40有2017/11/13 10:10:40位读者读过

国旗下讲话(期中考试:沙子的故事)

钟 明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今天,国旗下讲话的题目当然是围绕期中考试的。以前,我都讲期中考试的目标、规范和注意事项等等,其实这一些,同学们都很清楚。今天我想换一个方式,讲三个关于沙子的故事。大浪淘沙、莽莽黄沙,沙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沙子可以组成广袤的沙漠,世界上第一大沙漠撒哈拉大积约960万平方公里,约占非洲大陆总面积32%。沙子在地球是最常见的东西,今天我就围绕沙子讲三个故事,看一看对于我们明天开始的期中考试有怎样的启示。

第一故事:沙里淘金

“沙里淘金”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用水冲洗,滤除杂质,从沙里淘出黄金。借以比喻好东西不易得、从大量的材料里选择精华。

中国的先人很早就懂得从黄沙中获得黄金。如四川的金沙江就是著名的淘金地带,据说一条采金船价值一百万,而幸运的淘金者一个月就可以捞回成本。我想,我们的学习也要有沙里淘金的智慧。学习众多的材料,关注每一门学科,从每一门学科中获得知识的精华,不随意放弃,不随意丢弃,淘出每一门学科中的灿烂的知识黄金。所以,同学们,我们要做的是选择的智慧,关注期中考试,关注每一个知识点,选择最有价值的东西,提炼出精华,这是一种学习的智慧。

 

第二故事:沙里挖井

在沙漠中最缺少的就是水源,沙漠中的一口井往往在沙漠地下河道的附近。沙漠中旅行的人往往要千方百计的寻找沙漠中的水井。有一个沙漠旅行者饥渴难耐,历尽困难找到了一口沙漠水井,却发现这口水井已经干枯,他挖呀挖,挖了一个多小时,也没有发现水的迹象。于是,他彻底绝望了。他认为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于是,他放弃了。他开始给家人写遗书,开始总结自己的一生,感叹命运的不公。最后,他靠在井边死去了。过了几天,又一个饥渴难耐的旅行者来到井边,他看到了前一个旅行者的遗书。他静下了想了一想。认为现在自己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做法只有继续去挖井,只有挖下去,才有生的希望。于是,一小时、两小时、三小时……旅行则坚持下来了,终于,他获得了水源。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对待学习,我们要分析清楚。要懂得坚持。目前,我们唯一的重要任务是学习,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学习和复习,以及认真考试之中去。这是一种坚持的精神。

 

第三故事:眼睛里揉不得沙子

顾名思义,意思是眼睛里不能够有沙子。眼睛里进了沙子是不舒服的,总要想法设法把沙子弄出来才放心。比喻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容不得一点瑕疵,发现了瑕疵也会尽自己的能力去完善,去弥补,在探索中追求完美。我们的学习也是如此,如初一同学今天要在班主任的安排下进行试卷答题卡填涂的训练,做到每一位同学都会规范使用答题卡,这是学习中的一个细节。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要重视它。再如考试中的试卷书写要工整,作文到满足字数、数学解答题要写好运算过程、政治题目要找准得分点等等。这些都是一些学习与考试的细节,而这些细节都是我们必须重视的。眼睛里揉不得沙子,再小的学习细节,我们也要重视。追求细节的完美,这是一种学习的品质。

以上就是今天国旗下讲话的内容。希望能和同学们有共鸣!

谢谢大家!

201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