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备课组 教案研讨
发表日期:2018/11/23 10:12:34作者:2018/11/23 10:12:34有2018/11/23 10:12:34位读者读过
再塑生命的人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默读,逐步提高阅读速度。
2.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感悟莎莉文老师这一形象,理解作者对莎莉文老师敬爱和感激的情意。
3.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重点难点
品味、揣摩关键语句,体会作为盲聋哑人的作者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教学设计
一、 新课导入
观看《千手观音》的视频和图片,告诉学生这是一群聋哑人,让学生谈感受。
海伦·凯勒两岁不到就变成了盲聋哑,在那个没有声音、没有光亮的黑暗世界里,她是如何蜕变成了一位20世纪的传奇女性,今天,我们便要走进一个奇迹,去结识一位奇女子。
二、 认识作者
学生展示课前搜集来的关于海伦·凯勒的简介。
三、 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字词掌握情况。
搓捻(cuō niǎn) 绽开(zhàn) 惭愧(kuì) 截然不同(jié)
疲倦不堪( kān) 混为一谈(hùn) 恍然大悟(huǎng) 花团锦簇(cù)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一点不敢疏忽。
不求甚解:现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混为一谈: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
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悟:心里明白。恍然:猛然清醒的样子。
油然而生:多指某种感情自然而然地产生。
花团锦簇: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形象。
美不胜收:美好的东西太多,一时接受不完(看不过来)。
2.默读课文,标注自然小节号,批注读书过程中的感受和疑惑。
【阅读策略和方法】默读时,不动唇,不出声,不指读,不回看,一气读完全文,以保证阅读感知的完整性和和一定的阅读速度。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
3.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阅读策略和方法】要求用自己的话,能够引用原文的尽量引用原文,能概括主要事迹。
四、深入研讨
1.本文主要写了老师的哪些事?请同学们作出概括。
明确:主要写了三件事:
(1)老师教我认识具体事物。
(2)老师教我认识和理解大自然。
(3)老师教我理解“爱”的含义。
2. 通过批注的方法,结合具体的语句进行分析,在这些事件中,作者表现出来的老师是怎样一个人?
【阅读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品读关键段落,借助圈点勾画,领会莎莉文老师隽永深沉的爱心和高超的教育艺术。
莎莉文老师的形象:
富有爱心,耐心、包容。
教育艺术高超:注重方法、激发兴趣;循序渐进,抓住契机。
3.海伦·凯勒的成功离不开老师的教诲,但她本人的努力。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请再读课文,找出直接描写作者本人语言、心理和动作的语句,体会作者的精神品质。
【阅读策略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从人物描写的方法入手,对人物进行分析。尤其要掌握作者在莎莉文老师的教导下发生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情感。
海伦·凯勒的形象:
求知欲强、悟性极高、情感丰富、细腻敏感。
五、归纳升华,拓展应用
1.文题中“再塑生命”从字面意思看,是“重新塑造生命、重新获得生命”的意思。但在
本文中它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1)“爱的光明照到了我的身上”,本来,“我在那个寂静而又黑暗的世界里,根本就不会有温柔和同情。”但是,在莎莉文老师的教育下,“我”的灵魂被唤醒,再次拥有“光明、希望、快乐和自由”(这里的“光明”一词是用其喻义)。
(2)是莎莉文老师让“我”又回到自然,理解自然。
(3)莎莉文老师还教“我”懂得“什么是爱”。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她就是那个来对我启示世间的真理、给我深切的爱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说,莎莉文老师是“再塑生命的人”,用 “再塑生命”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莎莉文老师的无比敬爱和感激之情。
【阅读策略和方法】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的同时让一个学生做记录和整理,在推荐一名学生进行汇报。在这个问题上学生的答案可能比较丰富,教师要善于引导和给予肯定。
2.在人类历史长河中象作者这样的意志坚强与命运抗争的杰出人士你知道哪些?请概括他们的事迹,或写出他们有代表性的名言警句。
【阅读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列举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苦卓绝而成功的残疾人事迹,从而感受他们伟大的精神和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六、作业布置
1.课后推荐阅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2.结合课文,写一篇短文,谈谈对“再塑生命”的体会。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