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香·语文味 ——写在九月听课后
发表日期:2012/10/30 9:10:58作者:2012/10/30 9:10:58有2012/10/30 9:10:58位读者读过
桂花香·语文味
——写在九月听课后
桃红中学 杨敏
九月里,当校园里漾着阵阵桂花香时,我们语文组有3位教师开课,除了听公开课,我也随堂听了几节语文课。在这听课活动中,我的收获确实是非常大的。
结合新课标的学习,对照我自己的教学,回想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的内容是值得借鉴和让我学习的。
感受之一:要转变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思想简洁明快,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老师的作用体现在加以组织指导,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课堂上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自主者,极大地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意识。授课时,老师的问语都体现了“以学为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体现了一个平等的理念,如“你们中谁乐意读?”,“大家推荐一位同学来读吧!”,“大家愿意听谁的评价?”,“你愿意听谁对你的评价?”等等。这种与学生间的真正的平等的交流对话,真正关注学生、与学生共同商榷,极大地增强了课堂的凝聚力,学生们的积极性很快就被调动起来了。下面的执教也就变得更加轻松、游刃有余了。
感受之二:找准文本的切入点、灵活的应变及较好的心理素质是一堂课成功的关键。在执教前,授课教师阅读文本深挖教材,找准文本的最佳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
感受之三:语文教学要牢抓基础教学。
1、重朗读教学。无论现代诗歌,还是文言诗词,无一例外的重视朗读教学,在教授学生朗读方法中以读促学,达到赏析诗句、赏析文本的目的。
2、重字词积累。几乎每节课不管什么文本都注重了文中的生字,这一点让我十分欣慰。语文是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一门学科,字组成了词,词组成了句,句组成了段,段组成了篇,我们怎能不去关注字词教学呢?过去有一段时间,我们的语文教学过度关注人文教学,过度追求文本的拓展延伸,而忽略了对基础知识的教学,对文本深度、广度的解读,这有一些舍本逐末。
3、重方法的传授。这几节课,无论是诗词、小说的朗读,还是文言文、古诗词的背诵,都无一例外的注重了方法的传授。尽管有的老师的指导方法稍有笼统,不够明确、具体,但我们老师们能够积极地去传授学习不同知识点的多种方法亦还是难能可贵的。
4、重实词教学。听课中,有是文言文教学,有的老师在处理文言实词、虚词时,只是蜻蜓点水一笔带过,根本没有很深的摄入,没有对文本的深入学习又怎能去深层的学习文本的内涵呢?
不过他人的身上,总是积存着太多的优点,有时我看得很清,却总是做了行动的矮子,还是永不停止学习的步伐,用他人的优点时时激励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此时校园里阵阵桂花香沁人心脾,只愿孩子间我们的语文味愈久愈浓。
2012年9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