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展示系列活动之讲题比赛
发表日期:2014/12/8 14:52:48作者:2014/12/8 14:52:48有2014/12/8 14:52:48位读者读过
由“讲题展示研讨”想到的------
12月7日,我校在三楼会议室开展了数理化三门任教老师的讲题研讨活动。我有幸参与了研讨的全过程,虽是第一次,但感觉耳目一新、收获颇多。整个活动流程:提前抽签选题(同学科题目不同),限时准备,限时讲完,赛后点评、汇总。我觉得这样的比赛对提高我们理科教师的教学技能、讲题水平很有帮助。
通过聆听几位教师的讲题展示,感觉我们的理科老师讲题水平整体较高。可圈可点的地方很多,精彩片断不时被抓拍。但静下来反思还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遗憾,教师分析问题的功夫还有待于锻炼、加强。主要表现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详略问题。什么该讲,什么不该讲,有的教师把握得不好,不该讲的讲了,占用了时间,该讲的由于时间限制又没有时间来充分地讲解,也就是详和略的问题没有处理好。
二是思路问题。该讲的东西,应如何讲,思考得不够,准备不充分,出现“卡壳”。有些内容教师也认识到了该讲,可讲得层次不清,重点不突出,让听者感到不清晰。
三是语言问题。有的教师教学语言平实,没有必要的停顿,缺乏激情,不能激趣,这样很容易造成学生的课堂疲惫,更谈不上给听者带来惊叹、惊喜和深刻的印象。还有的老师的课堂语言随意,想说什么说什么,用比较随意的语言来解释严谨的学科知识,长此以往会严重阻碍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四是思维问题。有的教师不善于暴露自己的思维过程,简单地从心中的答案入手,学生最希望听到的“如何想的”没有得到充分展示,还有一些规律性、结论性的问题,教师没有明确的表达。
五是板书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种是没有板书;一种是板书随意,想到哪儿写到哪儿,最好黑板上呈现的内容没有条理,没有章法,还有的老师书写不规范,字迹比较潦草。
针对这些问题,我想提出如下建议:
第一、以学生眼光看待问题。首先要“备学生”,对所教学生的学情有一个基本的把握,然后明白哪些问题可以重点讲,哪些问题可以省略讲,甚至不讲。其次要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估计充分,要讲的东西有一个基本的预见,在课堂上可以灵活处理。三是所选问题的难度应以学生的水平来判断,而不是教师自己的主观决定。
第二、把审题作为讲解重点。出示一个问题后,首先是对题意的理解,抓住一些关键词,对题目所给的条件的用途有一个适当的引导,也就是把条件“向前走一步或几步”引出相关的知识,然后再“顺藤摸瓜”逐步解决的一系列相关问题。也就是说教师要把解题的切入点和思维的过程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学会当看到问题后如何思考的方法。
第三、时常留点悬念给学生。教师在讲的过程中,切不可包办代替,每到关键处,紧要处,留下悬念,给学生“想”的时间和机会,有时还可以利用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 “错误资源”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时当学生怎么也想不出来的时候,教师的一语就会道破天机,让学生们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第四、时刻留意自己的语言。讲题表面上看是教给学生的解题方法,其实更重要的是一种情感和思想的交流过程,这种互动,语言艺术是很关键的,我们不可小视。
第五、精心设计自己的板书。把每一次的板书作为备课的必不可少的一项,提前设计好。这里面包括整体布局、字体大小、彩色笔地使用等等。
反观我们周围的教师,不时听到这样的感慨,“我和某某的教学设计,所用的问题,教学试题基本上都是一样的,为什么学生的成绩会有差距呢?”究其原因不得而知。我想这样的系列活动以后还可以多开展,不仅让这样的教师逐步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还可以帮助我们的教师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进一步促进教师加强讲题理论素养,学会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