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门视导抓常态,凝心聚力促提升
发表日期:2023/10/23 10:12:02作者:2023/10/23 10:12:02有2023/10/23 10:12:02位读者读过
推门视导抓常态,凝心聚力促提升
——桃红中学开展十月份“推门听课”活动
为强化学校教育教学常规管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促进课堂提质增效,充分发挥教学视导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与促进作用,实现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根据学校“推门听课”实施方案,在校长室悉心指导,教务处精心组织下,学校于10月16日—10月20日开展了“推门听课”活动(10月初三年级教学视导活动)。
具体“推门听课”视导安排如下:
日期 | 节次 | 教师 | 班级 | 学科 | 备注 |
10.17 | 1 | 吕倩怡 | 九1 | 英语 | 推门听课 |
10.17 | 6 | 谭健勇 | 九2 | 历史 | 推门听课 |
10.18 | 1 | 刘娴雅 | 九2 | 物理 | 推门听课 |
10.18 | 5 | 涂玉婷 | 九3 | 道德与法治 | 推门听课 |
10.20 | 4 | 郎婷 | 九2 | 化学 | 推门听课 |
10.20 | 5 | 程海燕 | 九1 | 化学 | 推门听课 |
学校按英语、理化、政史学科分组,分别进行课堂教学研讨:
英语组:
吕倩怡老师执教的U4第一课时,在教学目标的设计上,能凸显核心素养内涵,目标设定合理,符合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认知水平。课堂教学中,能基于学情,把握学生的共性需求和个性差异,精准定位教学内容。课堂使用英语组织教学,适当使用母语,教学语言准确、规范;指令简洁清晰。
理化组:
刘娴雅老师执教的《机械能与内能的相互转化》一课,教学过程设计科学、合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有方,容量适宜,时间分配合理,重视学生课堂反馈,学科知识掌握程度高,学科能力有较好的提升。
郎婷老师执教的《化学式》一课,在教学内容上,能准确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和体系,围绕概念选取多维度的具体学习内容。教学内容的确定与教学目标相对应,内容准确、完整、系统,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路与方法的教学,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尤其注重新旧知识的衔接与新知识的形成,课堂容量大,问题设计巧妙,学生参与积极主动、思维活跃,教学效果明显。
程海燕老师执教的《化学式》一课,在教学方法上,能根据教学实际,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尤其借助分子模型突破了难点“化学式周围小数字的意义”。充分体现学科特点,注重创设问题情境,并运用讲练结合、启发式等方法,重视指导学法,培养学生良好习惯,有效促进学习方式转变。板书字体工整,规范表征,设计合理,科学完整,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政史组:
谭健勇老师执教的《君主立宪的英国》一课,在教学方式上,能采用多样化的方式方法,讲好历史故事,讲清历史事件、任务和现象,讲透重要历史问题;能用好课程标准提供的活动方式,积极创设以学生为主体的基于史料情境的历史探究活动。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规划、策略与方法,学会学习。
涂玉婷老师执教的《延续文化血脉》一课,在教学目标设计上,政治立场鲜明,价值导向清晰,知行要求明确。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内容具有政治性、思想性、时效性、鲜活性;学生学习过程体现出情境化、任务化、活动化。
推门听课是随机听课,避免了有准备课的不真实性,是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课堂,接触的是教师的常态课,能更好地发现教师在平常教学中的优点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我校将坚持以“推门听课”为契机,聚焦课堂教学,促使教师在常态课上下功夫、多研磨、勤反思,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业务水平,为我校教学教育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撰稿:洪磊
校对:余根平
审核:张尤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