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知识
从乡村农场到高楼大厦,从双腿行走到天空飞翔,从骤冷骤热到四季如春的居室,从20世纪走过来的人们,应该为这个革命性改变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的100年而欢欣鼓舞并感到骄傲。
但与此同时,在很多地方,我们再也触摸不到那银白的世界了,我们不得不在漫天黄尘中艰难行进,我们买矿泉水喝,我们需要驱车很远才能找到一片野花盛开的芳草地,我们活在被垃圾包围、被烟雾笼罩的窒息的城市……
即使是在广袤的农村,日子越过越红火的人们也可以发现,渐渐地河流变细了,变干了,变脏了,从前茂盛的密林不见了,那曾没膝的草上的露珠今天再也找不到了……
生活的确在改变。正如哲人所说:“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在创造一个舒适的生活世界,同时也在破坏一个美好的自然世界。
20世纪以来,导致森林死亡综合症的酸雨污染、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效应、使人类免受紫外线杀伤的臭氧层的被破坏以及侵蚀人类领地的土地
漠化等等,都威胁到我们的生存与发展。
一位国家元首曾这样说,当前环境恶化是人类面临的除核战争以外的最大危险。英国一位著名的生态学家爱德华也把全球的生态恶化比喻为没有枪声的第三次世界大战,“由于这场大战,大自然在衰退、在退化,其速度之快,以至于如果让这种趋势继续发展下去,地球格很快失去供养人类生存的能力”。
面对全人类的危机,人类将作何回答?鱼与熊掌:两难的尴尬
反思人类生产生活方式这是人类辉煌的发展史中遇到的最为尴尬的事情之一。
1962年,美国女生物学家莱切尔·卡森在《寂静的春天》中清醒地指出:“这里成了病态的世界……我们竭力把大自然改造得适合我们的心意,但却未能达到目的,这确实是一个令人痛心的讽刺。“从这以后,人们就再也没有停止过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从1972年的斯德哥尔摩会议到1985年旨在保护奥氧层的《维也纳公约
再到1992年的《21世纪议程》,但显而易见的是,40年来,全球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不但没有停止,而且愈加严重,并且一天一天地逼近人类的生存环境底线。
这是为什么呢?
从环境问题的直接渊源出发,我们很容易发现、大家已经习惯了的空调、冰箱、汽车、飞机以及方便的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乃至支撑60亿人口消费的生产方式,构成了对环境问题的全部“贡献”。
对于发达国家的人们来说,他们不会放弃奢侈的消费方式。发展中国家则面临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巨大压力。在很多地方,人们为了维持最低的生存底线,砍伐森林,过度放牧,以致环境恶化,并陷人一个恶性循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如何面对?
国家之间的利益差别同样导致需要团结合作的环境保护困难重重。就在不久前,美国还拒绝签定旨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全球气候的《京都议定书》,紧接着挪威首相表示,如果美国坚持拒绝加入全球气候协定.挪威也将放慢脚步,由此引发的“多米诺效应”将使得“多个和尚没水喝”成为现实。
可持续发展:人类的理想
虽然过去我们的发展对地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并且环境与发展的矛盾非常突出,但我们仍然怀有良好的愿望,就是在他们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地球承载力范围内,获得经济的不间断增长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这就是可持续发展。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UNCED)通过的《21世纪议程》提供了一个从当时起至21世纪向可持续发展转变的行动蓝图,涉及与地球相关的所有领域。这项行动计划需要全人类改变他们的经济活动,并期待把环境和发展问题综合处理,提高对这些问题的重视,将会使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所有人的生活水平得到改善、态系统得到较好的保护和管理,并带来一个更安全、更繁荣的未来。
愿望虽然美好.但却是笼统的、可量化的。世界各国也纷纷依据其基本思想制定各自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在60亿人所处的不同国家,不同地区,要准确地把握奸这个平衡点,远不如提出愿望那样容易。这是一个理想。这个理想在多大程度上能够领人们走向真正繁荣的未来,将有赖于最能动的“人”自身。“井不干,人们是不知道水的价值的。”基于上述的良好愿望,我们有必要回到具体的现实中来,审视一下我国公众的行为与认识。
“人类第一个社会是渔猎采集社会,第二个是农业社会,第三个是工业社会,在这3个社会里,人对自然的破坏是3种不同的关系。
“在中国来说,现在是3种社会对自然的剥削同时在进行。青藏高原的偷猎,这是渔猎社会的手段,但用的是现代化的枪,其破坏程度更大,是灭绝性的,是用现代化的工具对整个自然进行掠夺。宁夏牧民弄发莱,使得整个草原大片地遭受破坏,这也是渔猎采集社会的段。农业社会就是砍树开荒,开垦的比例已经相当高。很多的河道变窄,就是由于砍树造成源头沙尘填埋河床,最终导致水位上升。工业时代,中国历史上,追求短时效益的乡镇业的发展造成自然资源的难以恢的破坏,将中国的点污染推向面污染。工业发展速度的突然增加而其他措施跟不上,也是造成我国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张兰生教授谈道。
的确,在我们身边,这样的例子绝
对是不少见的; 80年代以来,我国媒体报端的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频频亮相。这些年里,我国每年由于环境恶化所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6000亿元,如果说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是100亿元,那么也就是说,中国每年因环境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于60个唐山大地震。
这是一个可怕的数字,但是更令人可怕的是预示着未来的人们对环境的认识。与环境问题突出以前相比,人们的环境意识当然要强得多。但是,与环境问题的严重性相比,却是远不能令人满意的;对于这一点,北京师范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的王红旗教授感触深:“199年,中央新闻单位的一个记者第一次随国家环保局验收某地的水质,水非常清,到了晚上,环保局的人走了以后.污染非常严重的污水又出来了,第二次去复查时又一个水质。为什么呢?因为这个厂长在检查人走了以后,为了节省成本,将污水处理系统停了。这反映了作为一个
厂长的意识问题。假如每个决策者都这样的话.那么环境就没法保护了。”
这里反映的问题不仅仅是个例。根据1998年的一次全国大规模公众环境意识调查报告(国家环保局与教育部共同组织),仍然有三分之一的人认为“人应征服自然来谋求幸福”,并且近一半的人对我国环境状况变化趋势趋于乐观,仅有8.3%的人较多地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对于“一粒老鼠屎”就能坏了”一锅粥”的环境保护工作来说,这些结果是不容乐观的。人们过多地将环保责任推向政府,而不是自身。只有当涉及自己的切身利益时,才予以关注。“几乎100%的人都能认识到有磷洗衣粉的危害.但是当问到你是否愿意去选择无磷洗衣粉来对环境做贡献时,人数减少了30%,当再次问到你会不会主动采取行动对环境做贡献的时候,又减少了30%。”北京师范大学环境教育中心黄宇博士所做的调查更加具体地表明,要人们从仅仅关注到潜意识地去行动,还有一段漫长的道路。
富兰克林曾说:“井不干,人们是不知道水的价值的。”难道真的要等到井干涸了,才能真正觉醒吗?所有这些环境问题,实际上是对人与人的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的一个莫大的嘲责任感、价值观以及对世界的正确理解将成为环境保护——这项公众事业的渴望。
教育的责任不可否认,自从环境问题出现以来,世界各国都提出了从经济、政治、法律等方面的解决策略,以便解决已经发生的环境问题并防止新的破坏。但是尽管许多国家制定法律和条例,禁止在公共场所吐痰、乱扔纸屑,爱护绿地,等等,人们仍然可以在自己的家里乱扔东西,在一个人的时候破坏森林。因此当无语无告的大自然无法选择地与每一个生灵相处时,人类惟一可以约束自己的就是让每一个人都具备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念。
庆幸的是,人类是一个具有特殊文明的智慧群体、它通过“教育”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选择性地传递有益于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文明。因此对于今天出现的环境危机,教育也将不容推卸地承担起唤醒人们心灵深处对自然的热爱,以及改变对世界的理解从而最终改变自己的行为方式这一系列的责任。在1977年第比利斯第一次世界部长级“政府间环境教育大会”上,人们这样描述他们对教育的期望:培养人们对城乡地区经济、社会、政治和生态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清晰意识和关注;向每一个人提供获得保护和改善环境所必 需的知识、价值观念、态度、义务和技能的各种机 会;创造个人、群体和作为整体的社会对待环境的新的行为模式:教育将成为解决环境问题的最根本的出路。